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无人货架”寒冬将至?存在经营模式同质化等问题

2017年12月21日 15:43 来源:东北新闻网 参与互动 

  “无人货架”寒冬将至?

  寒冷冬日里,很多人都想不出写字楼就能随手购买零食、热饮填肚子,无人货架应运而生。

  今年以来,无人货架纷纷钻进各大写字楼,资本助推下跑马圈地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无人便利店。有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已经有至少16家无人货架获得投资,其中不乏单笔融资金额过亿元的案例,最高融资额达3.3亿元,总额超过25亿元。无人货架俨然成为新零售风口下的一匹黑马。

  不过,就目前发展态势看,一些处于投资风口的无人货架创业团队并没有练好作为立身之本的“内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放任目前该行业存在的一些基础性问题,那么此前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模式曾经出现的乱象,很可能在无人货架行业重现,结果则是整个行业进入漫长的“寒冬”。

  总结来看,目前无人货架行业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其一,“铺摊子”的无序竞争,造成无人货架行业经营模式同质化。无人货架行业兴起时间很短,但到目前已经聚集了近二十家相关创业平台,风投资金超过25亿元。对一个行业来说,资本快速进场更可能演变成一场闹剧。

  例如,一些平台通过高价买无效点位来鼓吹自己货架业务分布广、网点多,以赢得更多资本投资。对于轻资产、低成本的货架来说,当无效的、只是作为数字存在的无人货架越来越多,很可能变成像共享单车一样的“坟场”,拥堵在各个写字楼、办公室等地,这种“铺摊子”的影响和对新零售业态的伤害会更深。

  其二,资金涌向前期推广造成货柜维护及相关研发资金短缺。对于任何创业团队来说,资金是个好东西。但是,在目前无人货架行业创业门槛不高、经营差异不大、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当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向前期推广、投向地推公司时,创业平台之间的竞争演变成了试图通过“砸钱”挤垮竞争对手,很多平台在运营模式创新、后端支持和维护方面缩手缩脚,这对一种新型创业模式来说往往是毁灭性的。

  以无人货架业务模式来说,货损是企业难以克服的问题。如何让消费者在购物中实现自律和他律的平衡,这本来是无人货架业务亟待探索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目前许多无人货架依旧处于“放养”状态:没有识别技术、没有智能安防、更没有科技更迭。

  其三,很多无人货架行业创业者没有抓住消费者的消费痛点。无人货架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便利化需求,同时还存在与消费者的消费情怀的张力问题。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地,无人货架在方便性、安全性方面也广受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当下无人货架需要在营造消费者新情怀、创新经营模式方面下功夫。但是,目前我们看不到一些创业者避免重蹈覆辙的努力。

  当货损越来越高、商品种类需要增多、物流和补给越来越吃力,在不断增长的成本压力下,无人货架赖以生存的低成本和便利性恐怕将大打折扣。当投资者在进场后短期内看不到收回成本或盈利的数据报告,或者无法对行业前景进行有效评估时,又有多少资本赖得住寂寞呢?当资本退场,结果往往是一地鸡毛。

  因此,如果单从风险规避方面考虑,与单做无人货架相比,既有强大的核心业务又兼做无人货架的创业团队或许才是明智选择。如顺丰、京东、饿了么、每日优鲜、便利蜂等,都属于后者。这些平台不仅可以在发展无人货架业务时共享人力、物流成本,而且天生有地推资源、采销资源的,他们在这场无人货架大战中活下来的几率更大。例如顺丰开始试点的“丰e足食”无人货架,目前已在13个城市铺开,其扩张基础则是依靠自身在供应链、仓储、物流配送、冷链运输等方面的优势。

  古语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对于目前蓬勃发展的无人货架来说,创业者需要对此有清醒认识。只有练好内功、抓住消费者痛点,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被市场淘汰。(言川)

【编辑:陈海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