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呼伦贝尔旅发委:用好“呼伦贝尔”这块金字招牌

2018年03月13日 16: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呼伦贝尔旅发委:用好“呼伦贝尔”这块金字招牌
    图为呼伦贝尔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托亚做旅游推介。 包艳梅 摄

  中新网呼伦贝尔3月13日电 题:呼伦贝尔旅发委:用好“呼伦贝尔”这块金字招牌

  中新网记者张玮

  “2018年,呼伦贝尔预期接待中外游客1876万人次,同比增长9%;预期旅游业总收入692.43亿元,同比增长14%。”刚刚落幕的“2018年呼伦贝尔旅游工作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下称,呼伦贝尔旅发委)如是公布其2018年旅游工作奋斗目标。

  13日,呼伦贝尔旅发委主任托亚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2018年,呼伦贝尔将用好“呼伦贝尔”这块金字招牌,统筹当地各类旅游资源,优化景区管理,抓好品质提升,规范旅游市场,强化宣传促销,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游客满意。

  资料显示,2017年,呼伦贝尔被国家旅游研究院评为“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称号,同时,中国(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荣获“2016-2017年度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冰雪节事”。

  “2018年,呼伦贝尔将完成《呼伦贝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以及8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努力实现全域旅游跨越式大发展。”托亚如是告诉记者。

  呼伦贝尔境内除了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外,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级市,逾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涵盖了森林、湖泊、黑土地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并生活着汉族和蒙古族为主体,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俄罗斯族、朝鲜族等41个少数民族。

  托亚说,这样的旅游资源注定呼伦贝尔是一个“全方面”、“多维度”的国际旅游胜地。

  “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一个粉红色的呼伦贝尔大花园应运而生;夏天,约10万平方公里的天然牧场与河流纵横交错,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令人陶醉;秋天,落叶缤纷,五彩斑斓的大兴安岭与铺满草垛的草原遥相辉映;冬天,银装素裹的呼伦贝尔纯洁美丽。”谈及呼伦贝尔“天生的好样貌”,托亚如是描述道。

  记者了解到,呼伦贝尔吸引中外游客的除了大自然的美好,还有其境内41个少数民族风格各异的原生态文化。

  美国游客David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呼伦贝尔除了是世界蒙古人顶礼膜拜的圣地,还有金发碧眼、中俄混血的俄罗斯民族;与呆萌驯鹿相守相亲的中国最后使鹿部落;有崇尚自然、依旧保留原生态部落文化的中国三少民族……这些都令人称奇。”

  数据统计,2017年,呼伦贝尔共接待中外游客1721.1万人次,同比增长10.8%;旅游业总收入607.4亿元,同比增长15.1%。

  托亚向记者介绍说:“呼伦贝尔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带,在跨境游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017年,当地接待入境过夜游客71.56万人次,同比增长6.35%。”

  “2018年,呼伦贝尔将举办中俄蒙‘万里茶道’沿线城市跨境旅游合作高峰论坛,谋划三国五地间主题鲜明、形式各异的旅游文化交流活动。扶持中俄蒙跨境旅游大环线及相邻口岸旅游小环线精品线路的发展。”托亚表示,“同时推进与黑龙江、海南、京津冀等国内旅游发达地区及重要客源地的旅游合作。”

  《2018年呼伦贝尔旅游工作报告》中指出,接下来,呼伦贝尔将从景区提档升级、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区域旅游合作等方面部署相关工作。

  托亚说,“呼伦贝尔”是一块大自然恩赐的“金字招牌”,用好这块招牌,让呼伦贝尔成为世界瞩目的旅游目的地是当地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完)

【编辑:罗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