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住在深山日子苦 脱贫攻坚生希望

2018年07月03日 15:3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 

  住在深山日子苦 脱贫攻坚生希望

  “土瑶”是我国瑶族的一个独特支系,目前全部生活在广西贺州市平桂区的两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共有群众8500人。由于生活在大山深处,耕地稀少、资源匮乏,“土瑶”群众长期处于深度贫困状态,整体贫困发生率超过50%。目前当地党委政府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产业扶持、提升教育水平等举措,从而激发“土瑶”群众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帮助他们实现稳定脱贫。

  目前“土瑶”群众生活的区域分布在平桂区鹅塘镇、沙田镇,迄今有700多年历史。沙田镇文化站站长蒋仕宽介绍,“土瑶”意为居住在山里耕种旱地的人群,大多数“土瑶”村寨都坐落在偏远的深山中,由于“土瑶”聚居区资源匮乏、土地稀缺,是当地脱贫攻坚任务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驱车从沙田镇赶往新民村采访,车辆沿着硬化路一直抵达被群山包围的村里,不少村民的楼房依山而建,即便在大山深处,手机信号依然良好。新民村马窝小学的教室是一排平房,学校操场是去年建的。教师盘道养说,学校设施均由政府投资兴建,与以前相比,学生们受教育的条件明显改善。

  新民村优良的生态吸引到外地老板前来投资。茶园是村集体资产,但因管理不到位,集体经济始终得不到壮大,这反过来制约着村民们的脱贫进度。经协商,村民们一致决定将300亩茶园转租给外地老板何仕超。何仕超算了一笔账:茶园每年采茶期为8个月,仅采茶、田间管理等环节用工规模达到150人左右,每亩地的劳务成本大约1万元,一年仅支付给村民们的工资就达300万元。

  平桂区扶贫办副主任陈树说,“十二五”以来,随着上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扶贫力度,投入到“土瑶”聚居区的资金项目也不断增加,“土瑶”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因此得到很大改善。尽管如此,截至2017年底,6个“土瑶”村总体贫困发生率仍然达到51.73%,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2亩,属于深度贫困地区。

  沙田镇狮东村是“土瑶”村,村民凤转养和妻子养育了5个孩子,但全家人的最高学历只达到小学程度。由于学历低,未能掌握相应技术,子女们很少到外地打工,只能留在当地做些伐木、栽种的零工。凤转养的房子建造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上山摘茶叶、挖中草药卖钱,是维持家用的主要手段。

  目前6个“土瑶”村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的仍有5个,这与平桂区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210元差距非常大。此外,有近1/3的贫困人口享受农村最低生活补助和民政部门的五保救助。

  记者采访了解到,制约“土瑶”群众脱贫进程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群众发展生产受限。据平桂区扶贫办介绍,目前“土瑶”聚居区98%以上农户解决了饮水难问题,但绝大部分群众由于引用的是山泉水,管道线路长,维护难度大,饮水安全问题难以保障。目前通往6个“土瑶”村委所在地的道路已全部硬化,但通往自然村的道路仍有130多公里未实现硬化。何仕超说,目前通往茶园的道路仍然是泥路,一旦遇到阴雨天气,运送茶叶的车辆就很难出入。

  二是缺乏产业支撑,脱贫动力不够。当地基层干部介绍,“土瑶”群众主要经济来源靠林业种植和就近打工,适合当地发展的短平快产业较少,稳定收入渠道不多。沙田镇金竹村自2013年开始种茶叶,但由于没有形成制茶、售茶完善的良性产业链,也未打响茶叶品牌,当地群众增收效果并不明显。

  三是受教育水平低,群众素质堪忧。记者在新民村、狮东村采访发现,为数不少的村民甚至小学都未毕业,这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致富能力。“我的普通话不标准,跟人沟通有困难,另外也没有学到什么技术,工厂不愿意收。”17岁的狮东村村民盘转旺用磕磕巴巴的普通话说。

  陈树介绍,由于各村屯之间距离遥远,生源分散,6个“土瑶”村共有小学和教学点16个,平均每个校点的学生都不足70人,有的教学点只有几个学生,学校办学规模小,至今尚无幼儿园。此外,土瑶风俗中有早婚早孕的习惯,这给教育普及带来诸多困难。

  平桂区成立于2016年,辖区经济规模小、财力有限,当地基层干部呼吁,希望上级有关部门瞄准“土瑶”群众脱贫短板,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进一步改善“土瑶”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有基层干部建议,加快打通乡镇与村、村与村之间的断头路、瓶颈路,打通阻碍村域之间相互连接的断头路,加强村域之间的相互衔接,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问题。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土瑶”村产业扶贫支持力度。平桂区提出,要结合当地实际,尽快让“土瑶”聚居区群众实现“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的目标,用产业支撑稳定脱贫。

  三是进一步改善教育状况。陈树说,经调研,不少“土瑶”群众希望能在当地新建一所全寄宿民族学校,同时让中小学生能享受营养餐补助和交通补助政策等。

记者 吴小康 桂林报道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