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扩内需、调结构、促实体”

2018年07月30日 10:06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扩内需、调结构、促实体”

  一般而言,对实体经济结构问题,应该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对金融结构问题,则是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

  7月26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刘伟表示,2018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宏观政策取向。

  国务院提出的“扩内需、调结构、促实体”,是财政政策的主要发力点,需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首先,在扩内需上要“更加积极”。过去,以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的重点在投资,尤其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而以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居民收入占比持续降低,进而导致消费不足。

  因此,此次“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在扩大消费方面下功夫。其中,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以增强企业投资、居民消费能力。比如,切实减少工薪阶层的个税负担,减轻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负担;调整消费结构,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的投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

  其次,要在促实体上“更加积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成本、鼓励企业的创新。当前,实体经济税费负担过重,限制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进行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因此,减税降费是让财政政策发挥“更加积极”作用的重要发力点。

  此次新出台的政策就包括,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可以预见,降低企业研发费用将激励企业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来实现技术创新,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内生驱动力。

  最后,要在调结构上“更加积极”。优化工业支柱结构、优化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是调结构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经济体量较大,传统的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已经后劲不足,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很快,其带来的结构性问题也相当突出。此种情况下,创新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成为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因此,对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扶持,会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另一着力点。这会给宏观经济的发展带来多大的活力,值得期待。

  刘伟还提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问题。近期的金融与财政之争,实际上反映了二者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协同甚至相互掣肘的现象。

  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对总量与结构发生调节作用,但前者的目标侧重点是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来解决经济结构问题,后者重点是调节货币供给总量,解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另外,二者的调节范围、透明度、时滞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也因此,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二者的协同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一般而言,对实体经济结构问题,应该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对金融结构问题,则是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当前,实体经济方面主要面临的是结构性问题,财政政策的确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货币政策需要做好辅助工作。

  在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下,两者的协同主要体现在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比如加快设立融资担保基金等其他一系列财政鼓励政策、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等问题,都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此外,在很多其他领域,需要两大政策并重。比如,解决发展绿色和生态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既需要财政政策的引导,也需要金融创新工具的支持,二者的协同尤为重要。

  □盘和林(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编辑:曹梦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