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世界首套基于超声技术 水下两相湿气流量计问世

2018年08月02日 09:06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 

  世界首套基于超声技术 水下两相湿气流量计问世

  本报讯 记者武自然、通讯员刘晓艳报道:近日,由天津大学徐英教授课题组主持研发的世界首套基于超声技术的水下两相湿气流量测量装置通过中国船级社CCS的型式认可,并正式发布。该装置在设计压力、温度、水深、含气率范围、测量精度等关键技术指标方面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水下两相湿气流量测量装置是深海油气田开发中的关键设备,它的研制成功对于我国深海装备关键设备国产化具有重大意义。

  在天然气采集过程中,管道内常伴有凝析油及地层水等液态介质。陆地油气田传统的计量方法是建设数千平方米的集气计量站,将湿天然气分离成气体、液体两部分,才能得出测量结果。

  经过10余年自主研发,该课题组成功研制出湿气两相流量计,无需气、液分离即可实时计量气体、液体流量,并已成功应用于我国页岩气田、凝析气田、致密砂岩气田及低渗透气田等诸多陆地气田,大幅降低了天然气生产成本。

  据预测,未来全球约50%的油气资源将来自海洋。然而,深水装备受高压、密封、防腐蚀、流量变化范围大等苛刻工作条件,以及高昂安装使用维护运行成本限制,其使用寿命通常要求达到20年以上,这导致我国深海装备诸多关键部件只能依赖进口。以水下流量计为例,单台价格高达数百万美元,且全球仅有4家公司出产,我国只能依赖进口。

  天津大学研制成功的水下两相湿气测量装置解决了上述难题,不但利用新技术突破了以压力、温度、差压等关键感测部件原装进口作为流量计基本单元模块的设计思路,还大大节约了成本——预计应用于实际生产后,可将单台设备制造成本降至50万元左右。

武自然

武自然

【编辑:姜贞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