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专家成功自主创新研发“放牧神器” 牧民在家手机放牧

2018年09月05日 18: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国专家成功自主创新研发“放牧神器”牧民在家手机放牧
    “中国北斗放牧GIS平台”原理图。校方供图

  中新网上海9月5日电 (记者 陈静)内蒙古大草原上,在牛羊的脖子上挂一个“定位神器”,牧民们拿着手机,在家喝着奶茶,就能远程放牧。这是科幻片的场景?不,这已经成为现实。

  华东师范大学5日披露,在过去十年里,该校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携手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光电信息中心,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合力设计开发了放牧神器——北斗放牧GIS平台,以科技创新助力内蒙古的农牧业发展,让牧民的生产生活焕然一新。

张雷教授接受采访。 芊烨 摄
张雷教授接受采访。 芊烨 摄

  据介绍,通过“中国北斗放牧GIS平台”的“牛羊马项圈”,借助手机app、电脑软件或短信通知,如今,牧民不仅可以实时定位牛羊群位置,查询牛羊群过去几天、甚至上个月的行动轨迹,还能接到牛羊越过“电子篱笆”的提醒和系统推荐的最佳撵回路线。与此同时,对于“落单”的牛羊,与平台联网的智能牧井也会发出信号。

  据了解,随着人工放牧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传统粗放型放牧方式草场利用率低、对草原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智慧化、信息化地发展农牧业,减轻牧业生产中的人力投入和草场压力,缓解草畜矛盾,维护草场生态平衡,成为农业管理部门和牧民心心念念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8年,时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的王远飞与内蒙古师范大学李百岁在讨论中,不约而同地认为:地理信息科学能系统性地管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如将其应用于农牧业生产,定能为中国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这一想法随即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农牧业局的支持。据悉,杭锦旗地理因素复杂性,且具代表性,沙漠、荒漠、砒沙岩裸露俱全,牧民游牧实为艰辛。2010年,基于中国北斗卫星和美国GPS多模的GIS放牧平台初具雏形;研发团队创造性地将北斗卫星通讯、“物联网”等技术引入放牧GIS平台开发。自此,实现了在沙漠无人区、高地、丘陵等复杂地貌环境中的准确定位。

电脑软件界面。校方供图
电脑软件界面。校方供图

  华东师范大学方面透露,如今,“中国北斗放牧GIS平台”以“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国农牧业的创新之作”为整体解决方案,集成了地理信息系统、中国北斗导航、遥感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天地一体化空间信息获取和处理。

  牛羊时常会“落单”走丢,如何才能继续保证每一头牛都在“监控”范围内呢?华东师范大学张雷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牛需要饮水,就一定会靠近牧井。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试验后,我们决定通过物联网技术,让智能牧井对牛群‘点名’。”

  历经十年的探索和改进,北斗放牧GIS平台已成为草原牧民不可或缺的智能工具。北斗放牧GIS平台通过科技介入将劳动力从放牧工作中解放出来。杭锦旗农牧业信息中心方面透露,实现了远程放牧之后,牧民的损耗大大降低,同时,他们可以利用节省下的时间从事副业,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另据了解,北斗放牧GIS平台促进了牧民城镇化。杭锦旗农牧业局副局长王玉计表示:“至今已有3912户牧民搬出库布齐沙漠腹地,住进了移民新村。牧民们远程放牧,从根本上解决了城镇化带来的问题。”(完)

【编辑:刘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