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改革步入新征程后的变与不变

2018年09月16日 22: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杨伟民:中国消费升级确凿无疑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 李晓喻)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16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2018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上,多位与会人士阐释了新阶段中国改革的“变”与“不变”。

  中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不会变。

  “中国过去40年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中国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

  中国完善产权和要素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也不会变。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所谓改革,一是要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二是要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过去40年中国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一大原因就在于协同推进产权制度和市场化改革。今后,中国仍将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改革。

  按照中共十九大报告的部署,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杨伟民称,下一步中国将完善国企和民企产权制度,废除对民企歧视性的法律、政策和监管。同时,中国将继续深化财政、金融、投融资体制等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改革的大方向不变,但侧重点将因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说此前改革重点在于“打破束缚”,今后或将更关注“深挖潜力”。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认为,以往中国拥有大量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如劳动力供给充分、储蓄额和投资回报率高等,只要把这些有利因素解放出来,就能实现高增长目标。但当前中国人口红利逐渐衰减,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弱化,必须找到新增长源泉。因此,下一步改革要致力于提高潜在增长能力。

  蔡昉建议,今后供给侧改革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改善劳动力供给和配置;在教育和培训领域进行大幅度改革,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和教育水平;减轻企业负担和创业成本,对创新型企业给予更多信任和支持等。至于需求侧改革,应构建成熟的细分消费市场,改善收入分配,让消费倾向更强烈的社会阶层进一步扩大消费,以支撑经济增长。

  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看来,下一阶段中国改革开放要思考如何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好营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自主创新,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使经济更具活力。

  改革的心态可能也要有调整。

  用蔡昉的话说,当前中国“最大的政策风险就是刺激经济”,即在潜在增长能力已经下降的情况下,仍对经济抱有高增速预期,每遭遇波动就努力通过投资刺激增长。这不仅会导致金融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风险,也会妨碍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决策层对此已有清醒认识。高层日前明确表示,中国发展到今天,“不能再走过度依赖投资或靠财政抓几个项目那种老路了”,必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这是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的主要办法。(完)

【编辑:姜贞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