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跟上数字社会的步伐

2018年12月26日 09:10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 

  跟上数字社会的步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秉志

  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街道的志愿者在教梅源社区的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新华社记者 李 欣摄

  随着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概念如火如荼,出行打车、移动支付、网络购物、移动挂号、微信取件等现象日益普遍。与此同时,很多老年人因各种原因跟不上科技步伐,不仅无法充分享受便捷服务,还加重了自身和时代的脱节感。如何让老年人群体更好地融入信息社会,到了亟需积极探索的阶段。

  不易跨越的“数字鸿沟”

  最近,65岁的李大妈因不太会使用科技智能产品,又怕总问女儿打扰她,就把和女儿的聊天记录截图打印出来,贴在家里的各种电器上,这一举动引发网友热议。贴出来的聊天对话内容,全是女儿的“指导教程”:使用电动马桶、支付宝看病挂号……

  李大妈的经历并非个案。如今,跟不上科技脚步的老年群体不在少数。比如,越来越“万能”的手机,就让不少老人无法适应。对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种便利,但对于不少老人来说就成了尴尬。

  早在2016年,全国老龄办等2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老年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障碍不断消除,老年人信息交流、尊重与包容、自我价值实现的有利环境逐渐形成。

  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我孙子刚上学前班。现在好多课程学习都是通过平板电脑实现的,老年人根本完成不了。”现居天津帮忙带孙子的张洪玲为了能够辅导小孙子,特意在老年大学报了一个计算机培训班。

  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2015年我国有5%的老年人经常上网,在城市老年人中这一比例为9.2%,而农村老年人上网的比例仅为0.5%。

  “在信息化浪潮下,鼓励和帮助老年人上网,能够缩小甚至消除横亘在青年人与老年人之间、新兴科技与老年生活之间的数字鸿沟。”廊坊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冀云说。

  让老人适应需要多点耐心

  如何用微信发图片文字、如何在朋友圈发布个人信息,如何美化照片……11月9日,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的天悦养老照料中心,数十名青年志愿者用“一对一”的方式耐心地教社区里的老人们如何成为“微信达人”。这些志愿者来自一个为老年人提供相关信息化服务的社会公益组织——“夕阳再晨”。主讲人隋明哲是“夕阳再晨”公益中心主管,也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在校生。他告诉记者:“老年学员们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不如年轻时了。有的知识在课堂上好不容易学会了,回去没多久就又忘记了。”但隋明哲并不觉得老年人真的学不会使用智能产品,只是需要“多一点儿耐心”。

  对于这样的科技助老课,天悦养老照料中心院长李婕姝也特别认可。一个小时的课程后,李婕姝马上跟在场的老人打起了广告:“下周我们会举办美化照片课,大家还要过来呀!”

  李婕姝认为,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认知能力下降,学习新东西会比较慢,但很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在设计网络应用、信息产品时,忽略了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课程对促进老人融入社会非常有帮助。

  配套政策要跟上

  79岁的时金钊老人自认为是个“时尚达人”,但他也坦言,社会发展太快了,熟悉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一时跟不上。“有的商场非得用APP验证才能注册成为会员,有时学半天都没弄懂办不成事。”时金钊说。

  对此,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张佳鑫认为,要提升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包容度,缓解他们的孤独感、落寞感,才能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

  令人欣喜的是,相关政策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增加通信服务、电子商务等老年用品供给,提升老年用品科技含量等。

  受访专家指出,从社区层面来看,老年人多生活在城乡社区,社区人居环境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基本因素。要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心理、情感、人际关系等,才能增强其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在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中要综合考虑不同年龄群体的特点和对空间资源的需求,让所有年龄群体都能同等便捷地使用公共设施,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

  “互联网要‘加上’老年人,应该鼓励老人使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虽然目前会使用电子产品的老人不多,但他们想要使用的意愿很强烈。老人的亲属可能没有时间来教老年人,可以尝试以街道社区为单位,组织老年人了解移动互联网。在学习和服务的过程中,老年人不仅能获得知识,也能提升自信心。”冀云说。

  专家建议,要增加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需要不断扩大和创新教学内容,例如可以增加网络知识、理财知识等内容。还可以探索创新教学形式,比如与爱好相同的老年人建立学习小组等。

  “老年教育也要同步规范,构建包括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成果考核、师资培训等内容的老年教育体系。”冀云认为,要支持现有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转型升级,扩大规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教学、网上咨询、网上阅读等,社区要加强对老年活动场所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韩秉志

【编辑:姜贞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