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不再独享政策的浦东,拿什么与后来者比拼?

2019年04月18日 21:24 来源:国是直通车 参与互动 

  今天正值上海浦东开发开放29周年。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浦东。这一决定,让当时在地图上还未标注名字的浦东举国瞩目,浦东的命运由此转折。

  经过29年的快速发展,浦东GDP已从1990年时的60亿元(人民币,下同)跃升至破万亿,翻了近167倍。今天的浦东,用上海1/5的面积和1/4的人口,贡献了1/3的经济总量。

  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浦东是上海经济的发动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浦东29年的腾飞,背后折射的正是改革开放的中国速度。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从阡陌农田到东方曼哈顿

  上世纪80年代的浦东与乡野无异,如今位于陆家嘴金融城核心区的银城路当年还是“烂泥渡路”,与现在的繁华景象相差甚远。

  那么,当时的党中央为何选择浦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新地标?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指出,上世纪90年代,国内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开始新一轮开发开放,当时要向区域推进,由点到面不断扩展。

  “开发开放浦东,就是要以浦东这个点为龙头,带动上海、长三角甚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陈耀说。

  陈耀表示,当时经济全球化态势进一步显现,上海作为门户城市对促进中国开放有重要意义。从上海自身来说,过去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浦西,浦东相对落后,而后者的开发开放将有助于再造一个“新上海”。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小鸿亦表示,开发开放浦东既是国家改革开放的战略需要,也是上海自身发展的考量。

  “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患上了严重的‘城市病’,中心城区拥挤,交通和基础设施功能严重不足,需要寻求新的空间缓解压力。”陈小鸿对记者表示,从地理位置来看,与中心城区仅一江之隔的浦东成为最优先考虑的开发区位。

  1990年,国家明确以浦东为龙头,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发展战略,浦东迎来开发开放,从此按下发展的“快进键”。

  浦东开始大量引进外资,优化上海产业布局,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同时,高强度地建设基础设施,构建辐射周边、联通全球的交通网络,推动上海从传统工业城市向经济中心城市转型。

  上海市市长应勇说,浦东开发开放深刻改变了浦东的面貌,也有力推动了上海的发展,使上海彻底摆脱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困难局面。

  陆家嘴就是巨变中的一个缩影。曾经的“烂泥渡路”如今高楼林立,是全球金融机构的汇聚地,被称为“东方曼哈顿”。

  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带动下,不仅上海一年一个样,从江苏的苏锡常到浙江的杭嘉湖,也出现了一系列高速发展的城市和区域,长三角迎来改革发展的热潮。

  如今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全国2.2%的土地面积和11%左右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0%的GDP,成为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经济最活跃的城市群之一。

  开放与创新是王牌

  浦东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殷会良告诉记者,对外开放是浦东发展的王牌,也是浦东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向。

  “随着自贸区的建立,浦东的对外开放还会进一步升华,新的开放政策会陆续出台,浦东依然是全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地区。”殷会良说。

  2013年,中国首个自贸区从浦东起航,进一步打开了浦东对外开放的窗口。随着开放措施的不断扩大,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不断缩短,从最初的190条缩减至目前的45条。

  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上海自贸区累计新设立企业5.2万户,以1/50的面积创造了上海4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浦东考察时表示,上海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发展起来的。上海过去靠改革开放,未来还要靠改革开放。

  除了开放,陈小鸿认为,浦东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

  “在开放开发初期,浦东的确享受到国家一些特殊优惠政策,但与当时的中国经济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政策特殊性要弱很多。相比国家政策,浦东更依赖自身机制体制的创新。”陈小鸿说。

  2005年,浦东向国家争取成为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16年初,浦东在全国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将116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改革范围,以解决企业办证多、办证难的问题。两年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开“证照分离”改革。

  诸如此类的首个和率先在浦东还有很多,制度创新已深深融入浦东的基因。陈小鸿认为,如何通过创新再次跑出一条新路,是浦东未来要注意的方向。

  浦东如何在国家新一轮开发开放中取得竞争优势,陈小鸿提出三大要素:以创新引领发展、不断提高内生动力、通过自贸区进一步扩大开放。

  在殷会良看来,浦东和长三角地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培育新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向高质量、高层次发展,是浦东当下要思考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由浅到深,浦东发展不再以政策推动,而更应以开放和创新激发内生动力。目前浦东的创新动力还不够突出,未来还需在科技创新上下大力气。”陈耀说。

  海浦东大道141号,是浦东开发陈列馆,这里曾是浦东开发办公室的所在地,它见证了浦东开发的历史性时刻。141号也有着特殊的寓意:“浦东开发一是一,二是二,一步一个脚印。”经过29年发展,浦东已经交出亮眼的成绩单,这片热土未来还将创造更多的精彩发展传奇。(冯玲玲)  

【编辑:李玉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