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沿海各界人士聚集防城港 探讨海洋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2019年08月15日 1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国沿海各界人士聚集防城港探讨海洋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论坛启动仪式 翟李强 摄

  中新网防城港8月15日电(翟李强)8月15日,“2019中国(北部湾)海洋经济与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在广西防城港市举行,来自国内各沿海省市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内外海洋经济、医学康养和金花茶产业研究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等共同探讨海洋经济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

  论坛围绕“如何打造与建设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海洋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深化东盟国家合作发展现代海洋渔业产业”“金花茶产业绿色发展”等议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与会人士各抒见解,从多个视角探讨海洋经济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为推进海洋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形成新的海洋经济增长极建言献策。

2019年中国(北部湾)海洋经济与文化旅游发展论坛 翟李强 摄
2019年中国(北部湾)海洋经济与文化旅游发展论坛 翟李强 摄

  北部湾作为中国沿海沿边经济开发的重要亮点,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通道,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元的海洋文化要素,有海、岛、岸、港、船、渔、贸易、物产、传说、习俗等。

  与会专家建议,要在众多资源要素中找出独特性元素,深入挖掘文化基因,以特色文化点亮滨海旅游品牌,构成北部湾滨海旅游独特性卖点与核心竞争力。

  中国海洋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陈耀说,当前,旅游发展的同质化挑战了海洋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他认为,成功的海洋文化旅游应该是个性化、品牌化、国际化的统一。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特聘教授崔凤也认为当前的旅游项目同质化严重。他说,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而滨海旅游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滨海旅游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也在增长,但也存在文化内涵缺乏、旅游价值挖掘不够、资源转化困难、开发与保护的矛盾等问题,滨海旅游面临着转型升级。

  崔凤建议深度挖掘海洋文化,依托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海洋文化特色,形成品牌效应;注重海洋文化资源的空间规划和统筹协调;将文旅融合理念与社区治理理念结合起来,重塑“生活化”社区,打造嵌入式、体验式、深层次的文旅体验空间,来促进海洋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当前,广西提出要把广西沿海打造成西部陆海新通道门户枢纽、与大湾区联动发展的沿海经济带、宜居宜业宜游蓝色生态湾区,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北钦防一体化。

防城港市委书记李延强致辞 翟李强 摄
防城港市委书记李延强致辞 翟李强 摄

  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防城港,沿海又沿边,是中国与东盟海陆相连的门户城市,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是一座新兴的全海景生态海湾城市,提出了“以海强市”的目标,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边山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旅游经济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2018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2700多万人次,增长36%,特别是东兴口岸年出入境人数已突破1200万人次,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热点旅游城市。

  中共防城港市委书记李延强表示,防城港将加快推进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规划建设,全力打好金属材料、冷链经济、互联互通、兴边富民、开放合作、跨境旅游“六张牌";加快推进海洋科研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壮大科研创新人才队伍,推动海洋科技优势转化为海洋产业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深入挖掘江山半岛和京族三岛等一批滨海旅游资源;抓好一批百亿级文旅项目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完)

【编辑:张燕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