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对症焦虑 中国长短相济“稳预期”

2019年08月18日 16: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经济观察)对症焦虑 中国长短相济“稳预期”

  中新社北京8月17日电 (记者 庞无忌)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提“房住不炒”,并且首次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在当月工业、消费、投资等多项核心指标增速走缓,宏观经济承压,房地产市场博弈加剧的背景下,这一表态不啻为一剂“预期稳定剂”,蠢蠢欲动的房价再次走向稳定区间。

资料图。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骆云飞 摄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时值中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部署提出一年。面对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焦虑,如针对房地产市场这般,阶段性派发“定心丸”已是中国宏观调控常态。稳预期尽管排在“六稳”最末,但却并未被决策层忽视,反而被不少人视为“六稳”达成的关键所在。

  预期是对未来情况的估计。人们根据预期来选择行为,而人们的行为选择最终决定了社会与经济绩效。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指出,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会因预期而改变,更为重要的是,预期具有自我实现机制,良好的预期往往会带来良性结果,反之亦然。

  稳预期靠的是政策定力所释放的明确信号。

  以房地产领域的预期管理为例,过去,每每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时,房地产便被用于刺激内需。短期稳增长效果的达成却潜伏着着房价大涨、金融风险累积等隐患。但此次面对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国内生产需求走弱,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等严峻形势,房地产政策基调依然维持不变,宏观政策定力彰显无疑。

  万科集团董事长郁亮表示,中央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使得房地产行业发展获得了一个真正健康稳定、可预测的市场环境。行业政策的稳定和可预测对企业来说是最好的消息,企业可以据此做一些长期的规划以及相应的安排。

  再如货币政策,从今年年初开始,全球央行不断开启降息模式,先后有20多个国家或地区选择降息。其中,美联储在7月31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在全球掀起的新一轮降息潮中,中国明确,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保持定力,不搞“大水漫灌”。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剑平此前表示,“六稳”归根结底还是稳定预期,只有把实体经济的后顾之忧稳定住,才有更多时间关注科技和创新。货币政策是为了实体经济服务的,最好的货币政策应是平稳预期。

  稳预期还需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

  针对民营经济已完成任务需逐渐离场的“民营经济离场论”、曲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公私合营”等论调,过去两年,中国官方连续两次派出“定心丸”,以消弭民营企业家的投资焦虑。

  2017年中共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给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吃下定心丸、让他们安心谋发展。与此同时,金融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资料图:纳税人办理业务。<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钟欣 摄
资料图:纳税人办理业务。中新社记者 钟欣 摄

  另一个关键“定心丸”是减税降费。从今年1月1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正式实施,再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一系列减税降费不仅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还缓解了不少新中产阶层的焦虑情绪。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1709亿元,2万亿减税降费目标已实现近六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指出,稳预期已成如今稳增长的重要前提。只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消除杂音噪声,才能引导好具有基础性的社会心理预期变化,避免市场出现误判,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稳预期不仅需要阶段性的“定心丸”,更需要中长期“稳定的政策”。

  以“改革的不变”来应对外部环境、经济社会之变,才能持续为市场主体注入信心。

  王一鸣表示,稳预期,最根本的在于加大改革力度。只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才能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这就要求加快对稳预期有重要影响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并让改革举措真正落地。

  姜超认为,稳预期的关键,还在于保持经济政策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对于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政策要坚决贯彻。(完)

【编辑:刘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