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8”国家级平台助贵州打造内陆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

2019年08月29日 12: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1+8”国家级平台助贵州打造内陆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
    图为遵义综合保税区。 瞿宏伦 摄

  中新网贵阳8月29日电 (宁南)作为中国首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被赋予重任:建设内陆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建设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内陆开放式扶贫试验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贵州是中国西南内陆省份,因为“不沿江、不沿边、不沿海”,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如何建设好中国内陆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贵州通过积极打造开放载体,搭建开放平台来实现破局。

游客参观数字经济产业园。 刘啟钧 摄
游客参观数字经济产业园。 刘啟钧 摄

  近年来,贵州省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招,借船出海,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助贵州打造内陆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1”即贵安新区;“8”即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安综合保税区、遵义综合保税区。

  借船出海推动对外开放提质增效

  2018年4月,遵义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正式验收,封关运行,标志着贵州成为中国西部拥有综合保税区最多的省份,建立起了“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

  “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依托国家政策优势和建设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机遇,重点围绕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产业,聚焦优强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逐渐成为贵州主要优强企业的集聚地。美国苹果、韩国睿动、新加坡伊仕顿、腾讯、华为等一大批国内外优强企业入驻贵州,入驻“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

  近年来,贵州开通首条洲际航线(贵阳至莫斯科),国际航线达24条。建立“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运营服务平台,班列成功试运行,并逐步实现常态化,贵阳铁路口岸建设加快。出台《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意见》,64个开发区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数量在西部地区列第6位。成功举办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2018“贵洽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重大开放活动,贵州在国际社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贵州省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说,要充分发挥“1+8”国家级开放平台和后发赶超新优势,全面推进产业大招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贵州加大对外开放搭建重要平台。

  开放创新助力产业链招商主战场

  “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凭借强大的要素、保障能力和良好产业配套基础,逐渐在产业链招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各平台围绕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制作的“三优+产业链”招商作战地图“按图索骥”进行“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一大批产业链项目落地“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

图为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贵安新区新闻中心供图
图为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贵安新区新闻中心供图

  各平台在产业大招商方面结合实际出台一系列的招商引资支持政策。贵阳综合保税区出台《贵阳综合保税区2018年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行动系列支持政策》,提出支持产业大招商67条措施;遵义综合保税区出台《遵义综合保税区管委会扶持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遵义综合保税区招商引资政策兑现办法》等文件,规范运作规则,强化对企业的引导和服务效能。

  截至2019年7月,“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引进产业项目1293个(其中引进项目排前三的是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335个、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87个、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277个),合同投资额7962亿元(其中一产合同投资额38.1亿元,占0.5%;二产合同投资额2154.1亿元,占27.1%;三产合同投资额5769.8亿元,占72.5%)。

  除“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外,贵州省还通过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贵洽会”)等平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推进贵州与海内外常态化交流机制、投资贸易促进与保护机制、融资保障机制及人文交流机制等,打造国家内陆开放新高地。

  作为贵州与海内外建立稳定交流合作和经贸往来的重要平台之一,2019贵洽会将于9月初在贵阳举行,本届“贵洽会”上,贵州通过“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等展示良好的产业投资环境、产业大招商成果及产业链发展方向。(完)

【编辑:张燕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