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直击东博会:中国—东盟“拓印”成果 共绘2030合作愿景

2019年09月21日 20: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今开幕来源:央视新闻

  (聚焦东博会)直击东博会:中国—东盟“拓印”成果 共绘2030合作愿景

  中新社南宁9月21日电 (记者 杨陈)中国广西南宁,随着中国及东盟各国领导人21日在启幕台前共同“拓印”画卷,一幅“中国—东盟2030愿景”的美好蓝图铺展开来。

9月21日,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图为开幕大会现场。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俞靖 摄
9月21日,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图为开幕大会现场。 中新社记者 俞靖 摄

  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当天在南宁启幕。今年是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的开局之年,“共建‘一带一路’,共绘合作愿景”成为与会中国和东盟各国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的主题。

  构建合作共赢格局,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拓印”的成果丰硕:

  本届东博会,5G应用、金融大数据应用、虹膜识别技术、新一代农作物基因测序仪器等“高精尖”展品应有尽有;国际买家纷纷就机械设备、建材产品、高新技术等展开业务洽谈。与16年前首届东博会举办时,中国小型农业机械、东盟国家农产品“唱主角”的“画风”截然不同。东博会展品的变迁是东盟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及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加速升级的一个缩影。

  “过去40年,我们的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在贸易投资、人员往来、科技创新等方面实现了难以想象的突破。”缅甸副总统敏瑞当天在开幕大会做主旨演讲时指出。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扩大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还带来了交通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同时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泰国副总理兼商务部部长朱林·拉萨纳维席如是说。

  自2013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全球公共产品,并让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的东盟等地区从中受益。

  老挝副总理宋赛·西潘敦介绍,中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建设的高速铁路,不仅将让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两国还将把铁路运输线路打造成全新的经济走廊,促进贸易投资与旅游业发展。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方企业已在东盟累计投资突破1000亿美元;建设了25个经贸合作区;为当地创造了10万个以上的工作岗位。

  随着中国—东盟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不断扩大和深化,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1-8月,东盟上升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经贸合作水平达到新高度。

  中国和东盟于2018年11月发表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开局之年,面对世界经济新形势中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东盟还需为合作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俞建华呼吁,中国—东盟应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还国际贸易、跨境投资合作一片清朗的天空。为国际贸易商、投资者创造一个开放、公正、包容的营商环境,实现互利共赢。

  泰国副总理兼商务部部长朱林·拉萨纳维席表示,泰国政府提出的泰国“4.0”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能在多方面实现泰中两国的政策对接,加强互联互通能够帮助各方共同应对全球步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变化以及当前的各种挑战,帮助地区供应链降低成本,进一步推动商品和服务走进全球市场。

  “我们愿意与中国在两国层面、地区层面和国际层面保持合作。”缅甸副总统敏瑞表示,缅甸支持目前正在实施的所有旨在加强中国—东盟合作的计划。

  《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将从政治安全合作、经济合作、社会文化合作等维度增进中国和东盟间互信和信心、提升合作水平。

  中国—东盟企业家联合会中方创始会员、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对愿景的实现充满信心,他说:“东盟各国市场潜力巨大,坚定了我们在当地加快发展的决心。中国—东盟包容、互惠、互利共赢的地区性经贸合作不仅让企业获益,也必将对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小米集团5年前选择东南亚作为出海起点,如今业务已覆盖东盟10国。(完)

【编辑:陈海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