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黄河故道江苏洋河:独特的水和土为这儿酿造神奇

2019年09月27日 11: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黄河故道江苏洋河:独特的水和土为这儿酿造神奇
    “悬河”故黄河之水造就了洋河“美人泉”优良的水质。 朱志庚 摄

  (新中国70年)黄河故道江苏洋河:独特的水和土为这儿酿造神奇

  中新网宿迁9月27日电 题:黄河故道江苏洋河:独特的水和土为这儿酿造神奇

  记者 刘 林

  著名的洋河酒厂就“骑”在黄河故道上。

  站在厂区内古黄河桥上,故黄河的水,在脚下静静的流淌。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党委副书记陈福亚告诉我们,南面是工厂的老厂区,河对岸是工厂的新厂区。

洋河酒厂的明代窖池如今依然有无可比拟的生命力。 朱志庚 摄
洋河酒厂的明代窖池如今依然有无可比拟的生命力。 朱志庚 摄

  “这水和洋河酒有关系吗?”

  陈福亚说:“那关系太大了。”他说,现在洋河镇的生活用水全部用来自市区的自来水,取自骆马湖。而这里的地下水,全部用于造酒。

洋河酒的源头“美人泉”是申请5A级景区的核心支撑。 朱志庚 摄
洋河酒的源头“美人泉”是申请5A级景区的核心支撑。 朱志庚 摄

  “宿迁坐拥‘三河两湖一湿地’,堪称‘苏北水乡’。而洋河,位于白洋河与古黄河的交汇处,古黄河穿厂而过,处于淮水系中轴核心,这样的水域环境,在全省乃至全国白酒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江苏的白酒品牌“三沟一河”,虽然不都是在黄河故道岸边,但都分布在从东到西的同纬度的一条线上。

在黄河故道北岸,人们发现了埋在地下的专为皇室酿造美酒的车间。 朱志庚 摄
在黄河故道北岸,人们发现了埋在地下的专为皇室酿造美酒的车间。 朱志庚 摄

  “洋河酒的特点,与这儿的水土有很大关系。”洋河酒窖就是用黄河故道上的沙土做成的。这些沙土中含有哪些适合酿酒的特殊物质,到现在也是个说不清楚的秘密。

  洋河酒厂老厂房的一口名为“美人泉”的古井,至今仍然泉水涌流。有关这眼泉水,流传着许多美丽而又神秘的传说。

黄河故道穿越宿迁城,已经成为生态宿迁的地理标志。 朱志庚 摄
黄河故道穿越宿迁城,已经成为生态宿迁的地理标志。 朱志庚 摄

  陈福亚说,酿酒是微生物发酵的过程,窖池的窖龄越长,窖泥附集的有益微生物就越多,酒香就愈浓。技术人员化验显示:洋河老窖泥里含有上百种、数十亿个参与洋河美酒酿造的微生物,这些老窖泥,是洋河美酒独特风味的关键。

  正在酿酒车间工作的张师傅则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洋河酒厂发生过几起盗窃案,蹊跷的是,他们盗取的不是钱财,甚至不是成品酒,而是老窖池里的窖泥!“但随后,并没有在其他地方出现能与洋河酒媲美的同类型酒,这说明他们的实验失败了。”

传统的酿酒车间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工业旅游的卖点。 朱志庚 摄
传统的酿酒车间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工业旅游的卖点。 朱志庚 摄

  陈福亚表示,洋河酒厂老窖泥的形成,需要洋河镇独特的“小气候”,离开了这里的“小气候”,窖泥里包含的数十亿种微生物无法生存。

  酒厂中央酒区101车间,数十位老师傅们正在挥铲拌料。精挑细选的谷物被上下翻飞的木铲扬向空中,又分化成细细颗粒,均匀地落到谷堆上,形成薄薄的一层。空中蒸腾的热气、飞舞的谷粒,以及师傅们挥臂劳作,奏响了一曲奇妙的酿酒乐曲,令人陶醉其中。

  陈福亚说,老厂区共有200多位工龄20年以上、一直专注全流程纯手工酿酒的老师傅,他们只从事高档洋河酒的酿造生产工作,他们都是老工艺的传承者。

  曾在这里奔腾的黄河水给沿线人民带来了苦难和贫穷,仿佛是一种补偿,也为这儿送来了香醇和财富。

洋河酒厂的万口窖池群。 朱志庚 摄
洋河酒厂的万口窖池群。 朱志庚 摄

  洋河集团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9.99亿元。是宿迁市财政永远不变的第一贡献大户。

  1949年,生产洋河酒的只是几家私人作坊。有一万吨的年产能,发展到现在,洋河酒厂已经年产原酒16万吨,储酒能力达到100万吨。成为中国著名的白酒产地,也是世界著名的酿酒中心之一。

  在这段黄河故道两岸,空气中都漂浮者浓浓的酒香。洋河为区别于浓香型白酒,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绵柔性香型的白酒风味。

洋河的酒窖。 朱志庚 摄
洋河的酒窖。 朱志庚 摄

  而产生这独特香型的水和土,都来自古黄河,使得陈福亚充满自信:经常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黄河故道下暗自流动的清流,为这一切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完)

【编辑:孙静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