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冒牌存款”成银行揽储利器

2019年10月11日 04:30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冒牌存款”成银行揽储利器

  本报讯(记者 张品秋)本金100%保障、收益比银行理财高、投资期限可短可长、起投金额只要1万元。对于想给闲钱找个稳健投资渠道的市民,这样的产品很令人动心。2017年以来,结构性存款代替保本理财,成为各家银行揽储利器。然而一些看似是存款实为理财的“冒牌存款”极易引发风险聚集,近期监管部门多次发文叫停假结构性存款,严禁银行误导消费者购买不符合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结构性存款是指金融机构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工具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标的波动挂钩或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更高收益的产品。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解释,真正的结构性存款挂钩金融衍生产品,有收益上限和收益下限;假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不与挂钩标的的实际交易行为关联,导致客户能以接近100%的概率拿到收益上限。

  记者走访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城商行的网点,发现不乏假结构性存款。有两家银行的理财经理表示,虽然结构性存款的合同中写着不保证产品实现最高收益,但卖得好的几款产品几乎都能实现最高利率。

  昨天,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结构性存款存在假结构、替代保本理财的问题,银行在售卖结构性存款时以保本产品宣传销售,是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今年9月,北京银保监局已经印发《关于规范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从产品设计、风险计量、风险控制和销售管理四个方面入手,对当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乱象进行规范。假结构性存款违反了打破刚性兑付的精神,使银行负债压力过大,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编辑:黄钰涵】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