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业界热议产业扶贫:多元化、内生力、可持续

2019年10月14日 22: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业界热议产业扶贫:多元化、内生力、可持续
    2019扶贫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论坛10月14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 马海燕 摄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国贫困人口的数量已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今年将再完成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任务,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这其中如何发挥产业扶贫的作用,是个绕不开的课题。

  2019扶贫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论坛14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副巡视员王大洋说,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不断完善,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截至目前,全国已有8.81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精准帮扶5.53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国性的社会组织中有686个正式立项开展扶贫,2018年实施的扶贫项目有1536个,支持各类资金323亿元,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已覆盖全部832个国家级贫困县。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做主旨发言。 马海燕 摄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做主旨发言。 马海燕 摄

  “产业脱贫、移民搬迁脱贫、教育脱贫、社会保障脱贫、生态脱贫中,产业脱贫是最具持续性的。”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说,中国各个地方农业资源禀赋是不一样的,决定了要选择多元化的产业脱贫模式。要深化农村改革,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聚焦土地制度改革、培育多元化的经营主体、产权制度改革,赋予贫困地区农民除了土地以外的第二份财产权益。

  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局副局长罗勇以央企的扶贫为例说,加强对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资金、市场、信息、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把企业用工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培养增强群众的劳动技能,对打造扶贫县、扶贫村的造血功能意义重大。

  “经过20年的探索,从最开始的送钱、送物、送温暖,到后来在村里做产业项目,我们逐渐认识到制约农村发展的五个瓶颈:单家独户小规模的经营方式、参差不齐的农民生产经营能力、没有契约精神、缺乏信贷市场观念和技能、没有初始的启动资金。”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奎说,如果不注重农民自身能力的培养,投入多少钱可能都不能带来长期的效果。

  刘文奎认为,产业扶贫要挖掘内因,培养农民内在能力,再引入市场主体,实现市场对接。“产业扶贫像所有的市场项目一样,经营有风险,所以要有容错机制,要允许失败。”刘文奎说,产业扶贫可能有成功的实践和案例,但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每个村都有每个村不同的这种情况,只要我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有可能通过产业扶贫推动贫困乡村的发展。(完)

【编辑:张楷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