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青年学者温浩军:致力于中国最大优质棉生产基地绿色发展

青年学者温浩军:致力于中国最大优质棉生产基地绿色发展

2019年10月27日 14:3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新疆故事:青年学者温浩军 致力中国最大优质棉基地绿色发展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27日电(记者 孙亭文 赵雅敏 张阁)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天山南北的棉田里不时可见大型采棉机驶过,雪白的棉花已被快速采摘;有些田地的棉花已经采摘完毕,黑色的滴灌带和白色的地膜等待回收。在天山北麓的一块棉田里,石河子大学研究员温浩军负责研发的二次钉齿链板式秸杆还田与地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正在隆隆作响,棉杆下的白色地膜大部分被回收。这种地膜名为耐候地膜,秋天棉花采收后地膜的完整性好,强度高,可以实现完整卷收。

温浩军查看地膜回收情况。 孙亭文 摄
温浩军查看地膜回收情况。 孙亭文 摄

  为了新疆残膜污染治理,温浩军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提出了农机、农膜、农艺相结合,最终实现残膜的资源化利用。温浩军指着地膜回收后的棉田说:“耐候地膜和捡拾残膜回收机一起使用,地膜回收率可达到90%。这样就能让残留在土壤里的地膜减少,有利于降低土壤污染。”

资料图:温浩军和新疆农民探讨地膜使用情况。 孙亭文 摄
资料图:温浩军和新疆农民探讨地膜使用情况。 孙亭文 摄

  1996年从石河子大学毕业后,温浩军一直从事农业机械的研究、开发和教学工作,先后开发了精量播种系列新产品及排种质量检测设备,研发了化学药剂立体喷施精准施药新产品,研发了移动式河(渠)水大田滴灌供水机组,开发了梳齿式棉花机械采收新产品,建立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实现冷凉棉区单产达到美国2.69倍的重大创举。

  据悉,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应用项目,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应用面积3829万亩,技术应用增收节支逾146亿元,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温浩军告诉记者,由于新疆是冷凉地区,还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农民种植棉花大量使用地膜,地膜可起到保水、保温、消灭杂草等作用,有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但也为农田带来白色污染,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留下隐患。

  新疆是中国最大优质棉生产基地,但也是中国农业生产中使用地膜栽培技术面积最大的省区,其中棉花是地膜栽培技术的主要作物。出生在甘肃农村的温浩军对于农田有着深厚的情感,看到秋收后的农田里残留的“白色污染”,他感到自己责无旁贷,转向农田残膜污染治理的探索,团队研发的二次捡拾残膜回收机已在石河子、阿拉尔等地进行大面积生产考核,效果良好。

  温浩军说,以前农民回收地膜要么进行人工操作,回收率很低,许多地膜在耕地时就被埋在土壤里了,造成土壤污染;要么进行机器回收,有些回收设备将地膜撕碎,回收时夹杂着泥土、秸秆、草叶等杂物,给地膜二次利用带来诸多不便。残膜的回收关键是要保证回收率高、回收后残膜含杂率低,为资源化利用创造基本条件。

  温浩军还说,新疆是绿洲农业,生态环境比较薄弱,农田是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致力于中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绿色发展是他毕生的事业。

  20多年来,温浩军将论文写在天山南北的农田里,先后主持和参加了省部级课题25项,获国家专利87项,开发新产品五大类共32种,有8项被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等多个奖项。鉴于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突出贡献,他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也是“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现代农业产业棉花体系“精准作业和智能化管理”岗位科学家。

  2018年调入石河子大学后,温浩军继续从事农业机械的研究开发和教学工作,他期望他的学生们和他一起“致力于中国最大优质棉生产基地绿色发展”。(完)

【编辑:王祎】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