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甘肃地毯创业者传承民族风:机器代替不了手工的温度

甘肃地毯创业者传承民族风:机器代替不了手工的温度

2019年11月06日 16:10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甘肃地毯创业者传承民族风:机器代替不了手工的温度
    图为地毯厂员工正在进行雕花。 高康迪 摄

  中新网兰州11月6日电 (高康迪)“制作地毯每一道工序都环环相扣,从设计、打板、印花,到最后修边、打包,一共需要10道工序,每一道都不能出差错。”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静美地毯公司员工王双利说。

图为地毯枪刺工序。 高康迪 摄
图为地毯枪刺工序。 高康迪 摄

  平凉市静宁县地处中国西北高原,这里盛产优质羊毛,是理想的织做地毯的原料。据资料显示,静宁地毯最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往中原地区及阿拉伯等国。经过百年发展继承,静宁地毯图案和颜色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王双利本是静宁县城川镇靳寺村贫困户,此前一直在广州打零工,每月抛去开支只能剩余1000元来贴补家用,“2015年进厂一直工作至今,现在也算是有了一门吃饭的手艺”。

  “枪刺是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难的工序。”王双利比划着告诉记者,枪刺主要是勾勒图案,力道很难掌握,“刚开始非常紧张,会影响进度,我用了三年时间才熟练掌握。”

  “我16岁就是从学徒干起的,新员工进厂我都会一遍遍示范,给她们慢慢练的时间。”精美地毯公司负责人王动动说。

  从创业开始就跟地毯“较真”的王动动来说,如何制作出精美的地毯一直是她的追求所在。

  “一年要磨破5条牛仔裤。”为了保证地毯的品质,直到现在,出厂的每一条地毯,王动动都要跪在地毯上验货。

  2017年,一条销往新疆的地毯因为运输过程中破了一个大洞,王动动带着工具,乘飞机立马前往当地进行“补救”,经过她补救的地毯跟原出厂的地毯一模一样。王动动说,直到现在,每一条地毯,只有她验过才能放心打包发货,习惯改不了。

  手工制作是机器无法替代的,虽然机器的成本会比较低,但对于王动动来说,制作手工地毯不仅在品质上有保证,还能帮助贫困户找到一份稳定工作,“不能让我厂里的35名贫困户学了手艺找不到‘饭’吃。”

图为王动动介绍印花打板过程。 高康迪 摄
图为王动动介绍印花打板过程。 高康迪 摄

  “现在每月收入3000多元,家里商量着过几年就在城里买套房子。”王双利说,在地毯厂上班后,每天能给正在上学的孩子做饭又方便照顾了家里老人。

  谈及未来的打算,王动动说,自己要学习借鉴更多外地制作地毯的技艺,制作出精品地毯,并拓宽销售渠道,将静宁的地毯销往世界各地。(完)

【编辑:苑菁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