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安徽泗县:南北产业示范带的“脱贫致富经”

安徽泗县:南北产业示范带的“脱贫致富经”

2019年12月05日 19:17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安徽泗县:南北产业示范带的“脱贫致富经”
    图为墩集镇草莓基地 刘亮 摄

  中新网安徽泗县12月5日电(刘亮)“百果园、花世界、绿泗州”。近年来,安徽省泗县致力于把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出路,发展果园、花卉等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现已逐渐形成南北两条产业扶贫示范带,给百姓添福祉的同时,也为泗县的脱贫攻坚战添砖加瓦。

图为建设中的草莓交易服务中心 刘亮 摄
图为建设中的草莓交易服务中心 刘亮 摄

  “小草莓”也有“大市场”

  别看草莓的个头小,里面可蕴藏着大财富。这几年泗县墩集镇草莓正是依靠大力发展草莓扶贫产业园,使草莓成为了墩集镇致富的产业名片之一。

  墩集镇草莓扶贫产业园位于泗县南部产业扶贫示范带内,草莓基地园区规划面积10000亩,已建成6500亩。

  据曹艳华介绍,自2015年起,墩集镇不仅积极引进草莓新品种进行繁育和推广,还对园区基础设进行改造提升。“这对墩集草莓品质的优化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现在墩集的草莓在市场上基本是供不应求!”曹艳华自豪地说。

  尹小丹是墩集镇草莓基地里的一名贫困户,也是“草莓经济”的受益者之一。

  2017年开始,他通过扶贫贷款,自己种起草莓,现在已基本实现了20万到30万的年收入。去年,尹小丹靠种草莓挣来的钱,还给自己盖起了新房子。看到哥哥种草莓带来的好处之后,尹小丹的弟弟尹丹徽去年开始也跟着哥哥一起种草莓,一年时间不到也取得可观的收入。

  这几年,墩集镇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立足特色产业,通过“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充分调动群众尤其是贫困户种植草莓、增收致富积极性,现在园区种植草莓农户近400家,其中贫困户11家,现已全部脱贫。

  墩集镇目前在建立一个草莓展示研发产业交易服务中心,以“产业扶贫+服务中心+电商+研发+展示”的模式,不断延伸草莓产业链、拓宽草莓销售渠道,从而形成一个集草莓研发、展示、交易、办公、培训、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创新“服务中心”。

图为当地民众在屏山镇花卉基地园区观赏花卉 刘亮 摄
图为当地民众在屏山镇花卉基地园区观赏花卉 刘亮 摄

  借“外脑”培养人才

  屏山镇花卉苗木产业就业基地是泗县北边的产业带的亮点之一。但与墩集草莓基地的运营模式不同的是,屏山镇花卉基地是借助“外脑”形式,引进市场主体,培养专业人才,助力产业基地的发展。

  屏山镇党委书记仝昆鹏表示,引进市场主体帮助当地产业发展主要是想把当地缺的是人才、市场、技术和引进的市场主体缺乏土地资源、就业劳动力的需求进行对接。

  2017年,屏山镇花卉产业扶贫基地引进了山东青州芳草地花卉有限公司,现已实现一定的发展规模。据屏山花卉基地董事长尚希财介绍说,该基地现建有智能联栋温室10万平方米,玻璃展厅3000平方米。花卉扶贫基地主打凤梨、红掌、白掌等品种。年均可销售高档盆花200万盆、种苗50万棵,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税1200多万元。目前园区已经带动雇佣了600多人创业就业,其中贫困户有150多人。

图为屏山镇花卉基地园棚内 刘亮 摄
图为屏山镇花卉基地园棚内 刘亮 摄

  虽然去年泗县已经实现全县脱贫摘帽,但仝昆鹏说“自身责任和压力更大了”。他表示,现阶段的脱贫只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简单脱贫,“要让人民有真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要实现稳定的增收。”

  为此,他强调要培养“专业人才”。所谓“专业”就是懂技术和市场的人才。他说,这几年屏山镇也一直在着力培养创业型、销售型和务工型人才,现在屏山花卉基地不仅是当地的花卉培养基地,还成为了培养现代型农业人才的“人才培训基地”。

  目前花卉基地园区内有4个高级讲师会定期免费向当地民众提供花卉种植方面的技术培训课程,一期课程有70人到80人报名参加。

  据了解,泗县南北产业带不光种植草莓和花卉,还有金丝绞瓜、薄壳山核桃、特色山芋、果蔬、水产养殖等现代农业基地。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韩光锋表示,未来将和多政府部门形成合力,继续为泗县南北两条产业示范带持续提供支持和帮助。(完)

【编辑:刘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