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A股大跌!251股跌停!专家:保持理性是最好的避险针

A股大跌!251股跌停!专家:保持理性是最好的避险针

2020年07月16日 18:1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6日电(记者 谢艺观)16日,A股三大股指大幅下挫,沪指和创业板指双双创逾5个月最大单日跌幅。

  截至收盘,两市3000余股下跌,200余股跌停。“股市也到了该冷静的时候了!”有网友表示。

沪指日K走势图。
沪指日K走势图。

  A股大跌,贵州茅台跌近8%

  7月16日,A股三大股指单边下行,走出“三连阴”行情。沪指跌150点,逼近3200点,收报3210.10点,跌4.50%;创业板指跌破2800点、2700点两个关口,收报2646.26点,跌5.93%;深成指收报12996.34点,跌5.37%。

  虽然市场表现低迷,但短线情绪仍然亢奋。截至16日收盘,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已连续9日突破1.5万亿元,更是连续11日突破万亿元,持续处于高位。

  16日,两市共3495只个股收跌,251只个股跌停;217只个股收涨,39只个股涨停。行业板块尽绿,昨日表现强势的旅游板块领跌大盘,酿酒、多元金融、日用化工等板块跌幅靠前。

  值得注意的是,“喝酒吃药”行情不再,16日酿酒板块跌逾8%,酒鬼酒、泸州老窖、五粮液等13只相关个股跌停,贵州茅台股价大跌7.9%,直接登上热搜。

  同一天,“芯片龙头”企业中芯国际正式登陆科创板,在它的带动下,半导体板块整体跌幅较小。中芯国际上市首日涨幅超200%,收报82.92元,总市值达6137.57亿元,成为科创板第一大市值公司。

  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张启尧认为,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一方面,A股半导体领域配置价值再度提升,有望吸引更多资金增配;另一方面,中芯国际的加盟继续增强科创板的硬核属性,吸引存量资金的加速掘金、增量资金的巨幅增配。

  资金继续外流,主力资金净流出1110亿

  “三连阴”行情的背后,近日市场降温信息不断出现,除了监管层严查场外配资给市场降温,社保资金和产业资本等密集减持,以及北向资金均释放出了“冷静”信号。

  16日,主力资金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净流出超千亿,共流出1110.1465亿元。另7月15日,融资融券余额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0.72亿元。相较此前单日动辄上百亿元的增加额明显减少。

  此外,北向资金16日全天净流出69.20亿元,为连续三日净流出。日常,北向资金、社保资金、公募资金和保险资金是很多股民观察股市走向的“风向标”。

近30日北向资金流向。
近30日北向资金流向。

  “虽然外资受避险情绪上升影响短期内流出A股市场,但中国经济复苏引领全球的格局没有改变”,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中国资产与全球资产相关性的进一步降低更是再次提升了A股的配置价值,在未来仍将继续吸引外资流入。

  “虽然现在经济复苏,前景是很光明的,但由于海外疫情还在继续扩散,风险资产价格一旦上涨过快,短期会导致脱实向虚,影响自身经济的恢复。”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16日在“国是论坛——2020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此轮A股的涨势很大程度为内资驱动,需要高度关注资本流动。

资料图:两位股民在针对股指走势激烈讨论。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韦亮 摄
资料图:两位股民在针对股指走势激烈讨论。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机构:投资者应保持理性,避免追涨杀跌

  面对股市持续下跌,一些股民都表示要清仓撤退,也有股民认为只是短期下跌,这轮行情到底会如何变化,投资者该如何选择?

  “当前A股市值/M2已位于2003年以来的76.6%历史分位,市场估值进入偏高估区间,同时近期市场快速上涨也使得获利盘存在兑现收益的可能,这都会造成市场调整的压力。”光大证券认为。

  “后续市场还将存在一个由盈利驱动的上涨阶段。”因此,光大证券认为,在三季度由货币驱动向盈利驱动转变的过程中,即便市场因潜在风险的兑现而发生调整,投资者也无须过度担忧,市场最终还将由盈利复苏带向更高一些的位置。

  “近期随着一系列降温措施的出台,两市权重股以及成长股连续急涨的势头得到有效的遏制,沪指充分蓄势,有利于本轮行情的长远发展。”中原证券指出,“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政策面,资金面的变化情况。”

  管涛称,作为投资者应保持理性,摒弃过去赚快钱、赚容易钱的想法,更多注重赚长钱、赚聪明钱,通过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释放的制度红利,寻找结构性机会,做中长期投资和布局,避免追涨杀跌和炒概念。(完)

【编辑:刘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