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宁波文博会实现“云上文博” 探索新十字路口下文旅融合之路

宁波文博会实现“云上文博” 探索新十字路口下文旅融合之路

2021年12月02日 13:49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宁波文博会实现“云上文博”探索新十字路口下文旅融合之路
    位于宁波的天一阁。 郎元龙供图

  中新网宁波12月2日电 (谢盼盼 王薇 李军)近日,为期5天的中国(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简称宁波文博会)落下了帷幕。今年的宁波文博会,以国际化、品牌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操作手法,延展国际文旅业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没有了人山人海的展会现场,文博会今年采用“线上文博会”的形式办展。从本次文博会的情况看,打破了时间、空间界限的互联网反而带来了更多的观众,是一场成功的行业“试水”。

  线上文博“云游”中东欧

  宁波文博会是浙江省重点打造的三大文化产业平台之一,在加快文旅融合、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产业发展和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宁波的老外滩步行街。 郎元龙供图
宁波的老外滩步行街。 郎元龙供图

  本届文博会邀请到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凉山等中国各省市区的超330家文旅相关企业及品牌于线上参展,通过即时通讯、预约洽谈、产品搜索、线上直播等功能与采购商交流洽谈,让文博会的现场展示搬到互联网上来。

  作为文化交流平台,展商们也会带来新创意、新产品。

  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简称“索非亚”)是文博会的老朋友了。自2019年首次参展,今年已经是它连续第三年亮相“文博会”。2019年首次参展时,他们带来了1000多件中东欧文化及文创产品,今年的线上展,则首次推出了云中心的概念,让市民们可以“云游”中东欧,了解人文艺术,“逛”艺术商店,营造沉浸式体验。

  宁波文博会组委会认为,在每年的文博会上,有很多如索非亚一样的海内外展商,在这里展现自我,寻觅合作机会,拓展发展空间,文博会不但帮助中华文化积极“走出去”,也把海外优秀文化、优质文创品牌引进来。

  文旅产业数字化、科技化转型加速

  没有了人山人海的展会现场,不如把“在线文博会”作为文旅行业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产业探索数字化、科技化转型的“试金石”,从本次文博会的情况看,打破了时间、空间界限的互联网带来了更多的观众,是一场成功的行业“试水”。

  从“有形会场”到“无形会场”,是挑战,也是机遇,这与当下文旅行业的局面颇为相似。

  在同期在线上举行的“2021第三届智慧旅游大会”上,既有《“一机游云南”的迭代与复盘》《君到苏州——苏州智慧文旅探索》《跟着大脚走俱乐部的抗疫增长之策》这样的经验分享,也有《景区智慧化的痛点与路径》《数字文旅时代的双院制人才培养创新》的行业思考。

  就像中国旅游协会智慧旅游分会会长肖潜辉在会上所说:“无接触、非聚集、常态化,拥抱大数据互联网5G时代,加大开发智慧旅游合作力度。让智慧旅游成为一种潮流。”

  本次展会同样展现了基于5G·AI技术的智慧旅游应用场景在旅游行业的推广和应用:比如,“线上文博会”以参展企业云展厅、文旅企业抖音矩阵、抖音线上会场、“文旅生活家”会场及线上专题会场等模式呈现。

  此外,线上展商云展厅,延续了线下原六大展馆主题,不仅仅是把线下内容简单搬到了线上,而是通过科技手段,用有趣互动、便捷的链接,带来“一手全览又能一键触达”的沉浸式体验,实现数字化改革对文旅上下游产业的推动。

  越来越接地气的文博会

  张华是一名大学生,他说:“今年的文博会‘宁波味’十足,好玩又好看,还涨知识,这就是真正的好玩和有趣!”

  如何让文旅融合能深入人心并获得市民朋友的关注和参与,这也是今年文博会动脑筋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让张华迅速“路转粉”的是“明州十二时辰”24小时不停歇文化直播,一个时辰一个主题,把宁波本土的文创类、语言类、民俗文化类、非遗类、美食类、戏曲类等各行传承达人邀请到了直播间。“明州十二时辰”这一幅宁波“全景”图引来全网超百万人次围观。

  展会期间,展会还借助抖音平台优势,邀请达人拍摄创意短视频,探索线上新模式,结合宁波文博会特色资源,充分展现宁波的本土文化创意。发起的“互动话题挑战赛”,通过多样的内容呈现形式,深挖宁波“老底子”与“新生活”,推广宁波本土特色品牌文化,构建文化旅游传播新载体,实现了全民线上逛展、参与互动、直播购物“一条龙”。

  据悉,在展会期间,参与文博会惠民消费券活动的商家有200余家,共发放惠民电子消费券共计500万元左右,实现10个区县(市)全覆盖,另外文博会抖音线上会场设立的“文旅惠民直播”专区,通过30多场文旅惠民带货直播、文化达人连线对谈、主题论坛等,为广大观众呈现多场有货、有料、有优惠的直播活动,推动文化惠民。(完)

【编辑:陈海峰】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