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调压缩航空业利润空间 后市不确定性增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油价上调压缩航空业利润空间 后市不确定性增强
2009年05月22日 16:31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内航油出厂价近日上调460元/吨,直接增加了国内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同时,在全球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航空市场需求仍未完全恢复。

  业内人士认为,航油价格上调在市场预期之内,但燃油附加费是否恢复征收仍不确定。同时,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航空出行的实质影响尚难判断,今年二季度航空出行旺季存在变数。2009年航空业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增强。

  航油价格上调压缩航空公司利润空间

  日前,国内航油出厂价由3560元/吨上调至4020元/吨,上涨460元/吨,涨幅为13%;国内航油零售价相应也从3930元/吨上调至4390元/吨,涨幅为11.7%。

  国泰君安航空分析师吴莉分析,此次航油出厂价上调幅度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提价后国内外航油价差缩小,但国内油价仍略低于国际油价。

  4月份,国内航油出厂价格两次下调,每次每吨分别下调430元和30元,由此国内航油价格的累积降幅达到460元/吨。而此次航油价格上调460元/吨,相当于将航油价格调回原来的水平。

  根据测算,此次航油价格上调将增加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国航、南航、东航、海航2009年燃油成本分别增加 4.3亿元、7.7亿元、3.7亿元和2.2亿元,对以国内航线为主的南航影响最大。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徐骏民说,此次航油出厂价上调使得上航的运营成本至少增加上亿元。虽然现在航空市场景气度在逐渐恢复,但是成本的增加将对公司的利润产生不利影响,而未来燃油附加费是否会调整恢复仍不确定。

  记者从东航了解到,2008年,受油价上调、航油套保的影响,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已经占总运营成本的40%左右。随着航油价格的下调,寒冬中的航空公司感受到一些暖意,而燃油附加费的取消,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航空出行需求,航空市场利好因素逐渐显效。然而,当前航油价格上调又增加了公司运营成本。

  据了解,东航国际航线收入占航空主业总收入的35%,国内航线占65%,因此,国内航油价格上涨将直接影响公司的收入水平。

  市场需求仍未完全恢复

  记者从东航了解到,目前,市场需求仍未完全恢复,国际航线的上座情况仍然低于预期,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延续,同时,甲型H1N1流感疫情给国际航线运营蒙上一层阴影。

  据了解,近期甲型H1N1流感的暴发,已对部分国际航线造成负面影响。国航4月份营运数据显示,国际航线旅客流量虽然环比有小幅上升,但同比下滑幅度较3月加大。

  目前,国内航线的上座情况比较平稳,但是,票价水平持续下滑,1至3折的低价票随处可见。虽然临近端午节,部分旅游航线的机票价格上涨,但是相比于“五一”期间,票价水平下滑明显。

  自5月中旬起,不少航业公司在部分航线上以低价票揽客,导致部分航线的机票价格大幅跳水。

  业内人士表示,受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低价机票几乎已经达到了全年最低价,航空公司将根据销售情况随时调整售价。

  航空业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增强

  油价上调直接增加了航空公司的经营成本。同时,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国际、国内航线尤其是国际航线的运量和票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国际航线客流量的减少,以及国内航线票价的持续走低使得今年二季度航空市场的经营旺季打了折扣。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航空市场经营业绩的不确定性增强。一方面,航油价格上涨提高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在经济复苏阶段,油价上涨对航空公司的影响并非是完全负面的。原油价格上涨意味着社会需求的回升和经济的好转,而经济基本面好转、居民商务和旅游出行活跃度提高,有利于驱动航空客运、货运需求的持续回升。

  吴莉表示,航空公司是否能够转嫁航油成本支出取决于燃油附加费是否征收。2009年1月15日起,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停止征收,使得燃油附加费上调的空间较大。未来如果国内航油价格继续上调,民航局有可能恢复征收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

  国金证券航空分析师曾旭对2009年航空市场持乐观态度,他认为,成本的增加不会影响航空业景气复苏的进程。国家上调油价已经考虑到市场的承受能力。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扬,市场也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在对今年航空公司的盈利水平进行测算时,是按照4500元/吨的标准来测算的。目前上调至4020元/吨仍在市场预期之内,对航空公司的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在国内外经济逐步回暖和2008年受抑制需求释放的情况下,2009年国内航空业仍处于景气上行阶段。(记者贾远琨 冀娴贤 王蔚)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