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不再盲目“崇洋”外资行衍生品遭封杀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资银行不再盲目“崇洋”外资行衍生品遭封杀
2009年11月11日 10:56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事实上,不少中资银行在外资银行发行的对赌类衍生品上吃亏后,摆明了是不愿与外资银行进行交易。”沪上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深交易员李先生昨日对记者表示,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最新公布的《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品交易主协议(2009年版)》备案情况显示,在2009年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情况下,大银行带头仍迟迟不与外资行签订主协议。

  措施1

  大银行带头不与外资行签约

  在中行已签约衍生品交易的19家银行中,只有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是外资银行,其他则清一色是中资银行,花旗、渣打和汇丰等大型外资银行都被排除在外。而建行和农行签约外资银行也分别只有2家和1家而已。

  “这实际上就是在衍生品交易上,通过市场化方式对外资银行实施合理的封杀。”资深银行交易员李先生透露,央行和外管局此前已作出规定,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银行参与银行间市场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只能与已互相签订主协议的其他银行作为对手进行交易,除此以外则暂停交易。这意味着大型中资银行此番在衍生品交易上对外资银行的“封杀”已持续近2个月的时间。

  记者了解到,虽然中行行长李礼辉是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会长,但在中行已签约衍生品交易的19家银行中,只有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是外资银行,其他则清一色是中资银行,花旗、渣打和汇丰等大型外资银行都被排除在外。而建行和农行签约外资银行也分别只有2家和1家而已。外资银行目前主要在互相之间,以及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签了协议。

  “其实跟外资行签协议的中小银行也是很勉强的。”银行交易员李先生透露,这主要是因为不少外资银行本身是相关中小银行的股东,签约在某种程度上为今后其他方面的合作而给面子。在衍生品交易中,绝大多数中资行实际并“不带外资行玩”,减少对外资银行的交易授信额度。

  措施2

  签了约的银行要求附带条件

  不少中资银行在此次签约前提出了两条“底线”,要求外资银行的海外母公司要提供信用担保和承担相关违约责任。“但外资银行一点诚意也没有,避重就轻逃避责任。”

  “一些中资行去年在衍生品交易上,被外资行狠狠地玩了一把,吃足了苦头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一家上市银行的衍生品业务高管向记者透露,去年该行曾经从外资银行买入对赌类的衍生品,组合成结构性理财产品向客户销售。结果这些理财产品很快就曝出负收益或零收益,亏钱的投资者到分行讨说法,搞得银行很被动。

  “当时卖给我们的时候丝毫不提风险,只是打包票说稳赚不赔,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位高管表示,由于外资行向中资行兜售的不少衍生品非常复杂,并非是交易所的标准化合约,中资行一开始也没弄懂原来是对赌。所以不少中资银行在此次签约前提出了两条“底线”,要求外资银行的海外母公司要提供信用担保和承担相关违约责任。

  “但外资银行一点诚意也没有,避重就轻逃避责任。”该高管透露,多数外资行借口海外母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为第三方提供担保需公开披露,这会对股价带来影响。但事实上,国内外资法人银行多数也在海外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

  “中资银行挨了教训,现在也聪明起来,要求签附加协议。”一家外资银行的高级经理Tony表示,目前中资和外资银行在衍生品交易上僵持着,很大原因是外资银行担心中资银行有理由就对赌类的衍生品要求外资银行承担责任。

  名词解释

  >对赌<

  对赌最早诞生于企业运作中,投资方与融资方对于未来不确定情况,而达成一定协议。如果约定的条件出现,投资方可以行使相关权利;如果约定的条件不出现,则融资方可行使相关权利。所以,对赌实际上就是一种期权形式。

  银行业内人士介绍,对赌近年来在金融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常以期权形式被嵌入到银行理财产品中。所以,不少银行理财产品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对赌特征,客户是对赌类衍生品的最终买入方,但对赌类衍生品的卖出方通常并不透明。换而言之,客户连交易对手究竟是谁也不清楚。(徐可奇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