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起统一6元起步 武汉出租车仍然加气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11日起统一6元起步 武汉出租车仍然加气难
2009年12月10日 13:28 来源:武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有车族”黄先生昨天把车借给了朋友,自己打的上班,前两天,起步价还是3块钱,昨天一下子就跳到6块钱——他坐的是一辆已调完计价器的车。

  今日,是我市出租车计价器调整最后一天。记者从市客管处获悉,截至昨日,1.1万多台出租车调表完毕,仅剩500多台今日“搞定”便大功告成。明日开始,3元、6元起步价的“双轨制”结束,市民拦到的每一辆的士,都6元起步。

  许多先期调表的出租车,已贴着新价格标签营运数日。记者连日采访一些市民和出租车司机获悉,调价之后,变化最大的是三四元的乘客淡出市场,的哥收入无甚改变,而市民仍然强烈感到高峰时间打的难,打的过江甚至要像公交车一样换乘。

  司机每天少跑上十趟

  短途乘客被“逼退”

  的哥黄勇俊每天7时至晚6时跑生意,他2日就调完计价器,这一周来的出车情况显示,每天跑的总公里数不变,趟数却少了10次左右。原来白天跑40—50趟,现在约是35趟。

  新起步价“逼退”短途乘客,空出机会多跑“长趟子”,每一趟路程变长,是趟次减少的缘由。黄师傅说,以前3元、4元、5元一趟的生意真是多,现在变成6元至9元一趟的多。4日调完计价器的郑有元师傅也说:“以前有时一天遇到10多趟短途,现在顶多做两三趟。”

  打的需要多掏3元钱,市民确实挺在乎。家住黄孝河路的刘女士,离家0.9公里处有一座超市,她常常从超市拎着重重的“战利品”,花3.5元打的回家,感到轻松方便。不过以后,她不会了。她告诉记者,其实步行回家未尝不可。如果买很重的东西,她会选择搭公交车方便的超市。

  “的哥”收入无大变

  起步价此番调整,的哥收入会不会增加?的哥反映没有大变。

  的哥郑有元算算说,每天多进账20多元吧。以前2公里至2.33公里收费6元,2.33公里至2.67公里收费7元,2.67公里至3公里收费8元,现在2公里至2.5公里收费7元,2.5公里至3公里收费8元。也就是说,调价之后,除了2公里内费用调高,2至3公里计费也略有变化。而乘客对这一段里程的价格微调敏感度不大,没有像1公里内乘客那样迅速减少,每趟多加1元无所谓,“可能少量的‘增长点’长在这儿吧。”郑师傅说,“坐3公里以上,跟以前没有丝毫改变。”

  的哥陈衡倒觉得收入前后一样,“虽然有的趟子能多收一两元,但少了原来的三四元这部分,抵消了。”这几天他只碰到过一次,一名乘客坐0.7公里,付了6.5元,“听客人的口气,以后会考虑走路或搭公交车。”

  打的过江竟要换乘

  高峰时依旧拦不到车

  “调不调价,打的都是一样难。”前日,傅女士从早到晚都遭受着打的难的折磨。

  上午约9时,她在长江二桥打的去武广,等了半小时,飞驰而过数十辆的士,全部都有客人,没有空车。她附近,马路对面,还站着好些拦车人。下午5时多,她从武广办完事,与两名走长江二桥过江的朋友回行,她奇怪:“原来武广门前总有的士排队,来一辆走一辆,现在却看不见一辆车。好不容易等来一辆下客的士,一听说过江,还拒载!”

  最终,傅女士和朋友为了坐上的士而妥协,办法是先把傅女士送回,再把朋友送到长江二桥引桥附近,的哥告诉她们,一些自己也要过江的车等在那里,她们可以去转乘。

  “加气难”催化“打的难”

  昨日,记者就上述现象询问出租车司机。的哥们表示,早晚高峰用车的人多,打的难不会因为调价而缓解,而加气难令打的难雪上加霜。

  的哥郑师傅昨日跑生意,沿途看到只要是加气站,无一例外排着出租车长队。他前晚11时15分去加气,等到昨日凌晨2时55分才加到。“有的司机早6点接车,先去加气,一等就是3小时,到9点才上路,错过早高峰。有的傍晚五六点交车,交接中加一次气,等几个小时,又错过晚高峰。”他半开玩笑说,原来在武广排队的车,现在都到加气站排队去了。

  对乘客过江竟被要求换乘,他们称,有些司机赶着交车,走远了赶不回来,还怕堵在桥上。为什么不错开高峰时间交车、加气?的哥说,有利益因素,白班、夜班司机都想利用高峰多赚点,80%车辆一直坚持下午5时30分至6时交接班。(胡蝶)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