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重组指导意见即将出台 鼓励发展3至5家大钢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钢铁重组指导意见即将出台 鼓励发展3至5家大钢企
2010年02月08日 06:41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0年理事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透露,工信部制定的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将下发。苗圩指出,工信部将加快钢铁行业重组,钢铁产业要“鼓励发展3至5家大钢企”。

  2010年2月5日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公布一组数据:2009年中国钢铁行业前五强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只有29.1%。排名前五的钢铁巨头河北钢铁(000709,股吧)、宝钢、武钢、鞍本、沙钢等五大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钢产量的29%。

  钢铁业前五强的集中度仅提高0.5个百分点,前十强的集中度也只提高0.9个百分点,离国务院《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到2011年达到45%”的目标仍然相去甚远。2009年国内钢铁行业的利润水平大约在10美元/吨,国内钢铁市场已经供大于求。集中度低、产能过剩等成为钢材价格回升、行业盈利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

  从全球来看,美国4家钢厂的产量占全国的61%,日本4家钢厂的产量占全国的75%,而中国前5名的钢铁企业2009年的产量只占全国的31%。

  这次工信部出台加快钢铁行业重组指导意见,主要目的就是要改变目前该行业集中度低,同时落后产能很大的怪圈。改变中国钢铁产业的结构,增强钢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中钢协:产量增加一成利润降超三成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0年理事(扩大)会议上,中钢协会长邓崎琳指出,去年铁矿石超需求进口,增加了铁矿石价格和运费上涨的压力。他表示,今年将加强进口铁矿石行业自律工作,改进并加强铁矿石谈判工作。这也是中钢协今年8项重点工作之一。

  会员企业利润下降33.64%

  在国家4万亿元投资政策的带动下,中国钢铁业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率先走出低迷,去年5月生产即全面复苏。中钢协统计的68家大中型钢企在连续亏损7个月后,也在当月扭亏为盈。根据中钢协公布的数据,去年全年全国粗钢产量达56784.24万吨,比上年增长13.5%。68家大中型钢企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2441.4亿元,实现利润553.88亿元,其中投资收益 131.02亿元。

  尽管扭亏成功,但由于供大于求,造成市场价格低迷,钢企实际上处于增产减收的状态。中钢协表示,2009年其会员企业钢产量比上年增长11.27%,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却下降10.14%,实现利润下降33.64%。

  出口下降加剧国内压力

  在国内钢铁产能不断飙升的同时,去年钢材出口呈现明显下滑趋势。据悉,去年进出口相抵后,折合粗钢净出口286.71万吨,比2008年的4763.16万吨减少4476.45万吨,下降94%。这部分粗钢由出口转向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

  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钢铁产能正逐渐恢复。日本去年12月份钢的日产水平已相当于年产1.05亿吨比2009年回升1786万吨。而韩国去年12月份平均日产已相当于年产5143万吨水平,“预计2010年韩国钢产量将恢复到金融危机前并有所提高。”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表示,日本和韩国在2010年向中国进一步扩大钢材出口的可能性增加。

  此外,由于去年国内钢铁生产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政策支持,国内钢企在今年还必须面对投资增长可持续性的考验。中钢协表示,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和新开工项目增长幅度将低于2009年。加上今年国家更加强调结构调整、资源节约的政策,将进一步降低钢材消费的强度。

  关注“铁矿石谈判” 建议政府处罚炒作铁矿石企业

  据记者了解,今年由宝钢重新代表国内钢铁工业主导铁矿石谈判,而中钢协和五矿商会则退居幕后。

  中钢协数据显示,去年国产铁矿石增长增速同比大幅下降,进口铁矿石超常增长,加大了进口铁矿和海运费价格上涨压力。按照去年国内钢铁产能,需增加进口矿石9500万吨,但实际全年进口矿石62778万吨,比上年增加41.5%。

  对此,中钢协表示,今年将改进并加强铁矿石谈判工作,将进一步规范铁矿石进口流通市场秩序,积极推进实行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加强对进口铁矿石质量、数量、价格、流向登记备案管理,严格行业自律。

  邓崎琳表示,对严重扰乱铁矿石进口流通市场秩序,炒作进口铁矿石,从中牟取暴利的企业,建议政府给予处罚。同时,积极促进企业以各种方式建立稳定的海外铁矿石供应基地;促进政府出台扶持国内铁矿企业有关政策,支持钢铁企业扩大对国内铁矿资源的控制力。 (纪晨璐)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