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集体“手紧”放款大户国有大行亦在“借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银行集体“手紧”放款大户国有大行亦在“借钱”
2010年05月26日 10:07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多数金融机构对资金如饥似渴的需求,不断推升近期中国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昨日银行间货币市场短端资金价格依然维持上涨,7天回购利率较前一日上涨5个基点至1.95%,7天买断式回购大幅跳升80个基点至2.4034%。

  而据中国货币网公布的信息显示,一向以拆出资金为主的国有大型银行,近来也一反常态转为拆入资金。以周一为例,国有商业银行净拆入资金149.37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为净拆入20.2亿元。

  国有银行从资金融出方摇身变成了借钱方,凸显了市场资金紧缺的局面。多位银行资金交易员对南都记者表示,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央行持续净回笼资金以及债市近期供给充足因素令近期银行集体“手紧”,流动性滚滚洪流已变成涓涓细水。

  大行缺钱已有预期

  “昨日的上涨是在意料之中的,从上周开始,银行间市场短端价格突然飙升。”一家国有银行资金部交易员对南都记者表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近期的资金价格上涨是流动性收缩效应累积的结果。上周五银行间回购成交总量一举跃上4100亿元大关,创三个多月以来新高。而国有商业银行也从过去的融资方角色转变成借钱人。以周一为例,国有商业银行净拆入资金149.37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为净拆入20.2亿元。

  实际上,自4月初至今,短端资金价格已呈现振荡上行之势。其中隔夜价格从4月1日的1.3132%升至1.90%附近,而7天资金价格从4月1日的1.5701%升至1.95%。国有银行资金面出现趋紧并非突然事件。今年1月18日、2月25日、5月10日的三次准备金率上调,收回资金超过9000亿元。一次提升并未显现对资金面的影响,但数次累计下来,其收紧的边际效应得到了充分体现。某国有大行人士表示,大行在三次上调准备金率后的超储率已经非常低,资金吃紧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招商证券债券研究员罗樱表示,今年以来央行三次上调准备金率。前两次上调准备金率并没有改变银行家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格局,主要是受春节资金投放的影响,公开市场操作和上调准备金率并没有完全对冲外汇占款的增长,但到4月底银行间市场新增流动性已基本被完全吸收,在此背景下上调准备金率将直接导致银行间市场新增流动性为负。“流动性拐点到来已经是有预期的。”罗樱表示。

  罗樱进一步分析,央行自春节之后便连续十一周实现净回笼,回笼资金总量高达11220亿元。这也为银行“缺钱”埋下伏笔。此外,一家大型券商不愿具名的债券研究员补充指出,近期债券市场供给增加也一定程度造成了机构“手紧”。

  银行“抢钱”不惜成本

  昨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300亿元一年期央票,但利率并没有上升,还是继续持平。“由于目前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面骤然趋紧,短期债券利率水平水涨船高。”上述研究员表示,一年央票二级市场利率水平上涨了4个基点至2.04%,与一级市场倒挂11个基点。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未来一年央票发行利率可能原有基础有所上升。

  未来流动性会否持续吃紧?业内人士认为需要进一步观察。一位第三方研究机构的债券研究员认为,未来要看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及回笼数量和债券的供给。6月份公开市场的到期量会较大,每周分别为1440亿元、2110亿元、2130亿元和2110亿元,总量7790亿将刷新到期量的历史新高。如果央行不实行巨量净回笼,市场的流动性状况将有望趋缓。

  也许是为了缓解市场资金面的紧张,财政部与央行昨日还联手进行了国库现金定存招标,以向市场输入流动性。但中标利率远高于同期存款利率,足见资金面紧张之程度。交易员指出,近期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资金吃紧的局面,导致了对该期定存的追捧。此外,今年以来贷款受到严格管控,派生存款亦随之萎缩,银行求钱若渴亦加大了争抢该笔存款的力度。

  据路透社消息,业内人士周二透露,中国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今日进行的400亿元人民币,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三个月期(91天)定期存款(五期)招投标,中标利率为3.48%。而三个月期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仅为1.71%,且中标利率甚至已经超过了三年期存款基准利率3.33%。 (王晶晶)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