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保险"策略应对后3000点行情 机构首选银行股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双保险"策略应对后3000点行情 机构首选银行股
2009年07月23日 10:4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周三大盘再次创出3301.43点的新高,涨停个股数量超过30家。由于本次创新高过程中并没有放量,我们判断机构筹码较为稳定,牛市进入攀升阶段,我们应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以“双保险”策略应对后3000点行情。

  行情持续性较强

  从盘面观察,周三大盘在不放量的情况下轻松创出新高,并一举收复周二下跌1.64%的阴线实体,显示出盘面做多动力较为充沛,牛市行情正在进入攀升阶段。

  从机构仓位的跟踪分析发现,基金主要投资的资产类中股票资产领先于债券资产,沪深300指数期间收益率超过5%,而中债总财富指数收益率-0.99%,显示出机构仓位配置有明显“偏股化”特点,随着基金发行的持续火爆,在震荡后股指依然具有挑战前期高点的能力。就A股市场来看,市场风格偏向中小盘优势,表征大市值公司的中证100指数期间收益率、表征中小市值公司的中证700指数期间收益率均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

  我们发现,股票收益率远远超过债券市场和央票收益率,说明机构资金明显流向A股市场,A股行情未来的持续性较强。数据显示,短融指数期间收益率为-0.02%,央票为-0.27%、中期票据为-0.67%;金融债、国债表现落后,期间收益率分别为-0.76%和-1.25%,债券和央票收益率较低,刺激机构资金涌入A股。而从我们监测的240支开放式偏股型基金来看,监测周期内基金仓位基本保持稳定,增持比例最高的行业分别为金融、房地产、采掘、金属非金属、批发零售贸易、综合类和食品饮料等行业。特别值得说明的是,金融、房地产、采掘和金属非金属等权重行业继续得到基金的青睐和重点配置,增持比例居前。因此,在我国宏观经济逐步回暖的背景下,权重股业绩具有相对明确稳定的业绩复苏预期,资金流和上市公司现金流将成为推升股指继续上行的重要源动力,未来短期虽然会有震荡,但中期牛市脚步较为坚实。

  “双保险”策略应对后市

  对于3300点上方的实战操作策略,我们认为可能需要分两个阶段来看,在中报集中披露之前,为了规避中报业绩风险,建议以低估值的稳健型资产为主;后续随着市场对10年经济恢复预期的认同度增加,逐渐加大进攻型资产的配置,从而增加整体行业的配置,整体上选择低PE和低股价的“双保险”策略应对后3000点行情。在板块的选择方面,我们应该首选低PE的高速公路板块,其次选择低股价的银行股。

  首先,高速公路板块基本面稳健,而估值只有A股平均估值的一半左右,由于其稳健型市场会给予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估值,在一定意义上也会带动整个板块估值的提升,建议作为稳健型品种进行适当配置。数据显示,高速公路客运周转量整体保持相对平稳,6月份环比出现明显上升。从PB来看,公路行业静态PB为1.85,在23个行业中为最低;动态PB(ttm)为1.94,与钢铁股相当,公路行业低估值优势明显,具有稳健的投资价值,建议关注低估值且业绩稳定的上市公司,特别是中西部高速公路上市公司。

  其次,全部基金已经公布完2009年2季度报告,我们据此比较基金2009年2季度和2009年1季度重仓持有的金融股变化情况,银行股依然为机构超配的首选,具有战略性投资价值。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2季度末,基金公司持有的金融、保险业市值合计为4706.55亿元;金融、保险业流通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1.23%,较2009年一季度末上升0.99个百分点;基金持有的金融、保险业市值占基金全部持股市值的比例为29.22%,较一季度末上升5.54个百分点。金融、保险业成为二季度基金超配比例最高的行业,超配比例为7.99%。同时,银监会数据显示,伴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执行,上半年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尽管二季度负债规模增长略高于资产规模增长,但银行体系资金继续保持充裕。由于机构超配和基本面流动性驱动,平均股价不足10元的银行板块在牛市中依然具有战略性配置价值,建议重点关注。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实体经济回升速度可能会慢于预期,而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可能会影响经济复苏步伐,大盘未来依然有可能在系统性风险的带动下出现短期震荡,我们建议在回避风险的基础上设置好止损点,进而抓住中期配置的机会。(张恩智)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