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不下”之下的大金融资产机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不上不下”之下的大金融资产机会
2009年11月02日 13:44 来源:理财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们说了很久的通胀,还没有到来。但是房子天天在涨价,资产价格自成格局。

  我们盼了很久的业绩浪。来了,但是又断得很仓促。还没有过足瘾。

  现在全天下的分析师们,都跟你我一样,在黑暗中寻找眼睛。

  通胀这个怪胎

  通胀在中国是一个稀罕的东西。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在世界上实在是独树一帜,别人涨的时候,我们不涨,别人不涨的时候,我们可能涨。或者说,这个涨的时候,那个不涨。

  国家控制和民间资本之间的话题总是衍生出无穷的怪逻辑。

  前面一段时间,也就是“7·27”大跌之前,圈内人士都在热衷的谈通胀和人民币升值。在上上周,当盘面去体现地产和银行的时候,人们愈发的相信了这一点。而我在动车组中,很压抑地写,美元这根棒棒糖不好吃。

  后来美元回升了,一切又都回到了从前。人们又都不愿去说人民币升值,说通胀。现在价格的涨跌本身似乎越来越主导人们的言论,而不是产业链的状况。

  这个情况的出现说明,货币在现在的全球,尤其是经济盘面中,是分裂的,像是令狐冲身上的七股真气,很强大,又很乱。

  比如说,如果说中国目前没有通胀是说得过去的,但是你要说资本市场和资产市场发生剧烈通胀,那就是一定的了,所以CPI是暂时体现不出来的。

  放出去的货币多在资本市场内循环,催生了资本市场的泡沫;投放在地产市场的货币在发生内循环,所以房地产盘而不调;投放在基建领域的货币,因为乘数效应很差,也在形成内循环。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当然是药下得太猛太多,二是经济结构内部的关节还没有打通。所以通胀不了。

  但是说狠点,通胀不了的话,经济也就复苏不了,因为涨价是景气周期来临的必然逻辑和要求。

  “业绩浪”了吗?

  这么说的话,业绩浪就似乎有点可疑了。

  因为,我们想想三季度的业绩是怎么来的?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游价格暴跌,降低成本导致的,不是扩大再生产来的。相反,一些真正与内需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表现其实不怎么样,如黄金股、食品饮料、非政策性家电。

  所以,我始终怀疑,中国的复苏没有想象的强劲。

  但是不少人会反驳我说,汽车、地产为什么持续这么好?汽车股还成了最近唯一独立于行情的角儿。

  那么我只能说,汽车只是有钱人能买的,或者说能贷到款的人买的。汽车的属性,跟铜一样,在中国还是沾惹了不少资产的属性,常常不代表现实经济。从这一个角度,你发现地产其实还是不悲观的,因为汽车仍然很好,两者在推动属性上基本一致的。当然,国家会调控地产,但是会鼓励汽车,这也很有趣。

  而调控地产的原因不是因为经济过热了,常常是因为经济冷了,地产把其他行业的资源像黑洞一样吸走了。现在就有了调控地产的风声,虽然,地产是比较难调下去。因为,调控不但面临着利益群体,面临着经济掉链子,重要的是,流动性行情还远没结束。

  我绕了很远,最终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投资圈越来越浮躁了,总是恨不得把行情三下五除二分拆清楚,流动性行情过了就该是外贸行情,外贸过了就该是内需,内需过了就该是业绩浪了。为什么不能并存呢?我始终认为,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流动性行情和业绩行情,将是并行的一个框架。

  事情的复杂很可能要出乎我们的意料,毕竟人类第一次抛出这么多的货币,第一次遭遇这么严重的产业链需求问题。在这种情形下,与金钱有关的大金融资产一定是持续的热点。这就是银行、保险、地产,甚至是汽车,这不一定是人民币升值或通胀推动的重估,这是现实,也是本专题的全部逻辑。(江勋)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