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杯具”接二连三 股指期货真的无辜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A股“杯具”接二连三 股指期货真的无辜吗?
2010年05月19日 08:53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股指期货“弥月”,有人欢喜有人愁。4只期指合约在21个交易日里成交总额达3.34万亿元,中金所收到了3.34亿元的“满月红包”(佣金收入)。而就在这一个月里,股市却急跌了近20%,沪深两市的股票市值蒸发了3.64万亿元,7000万投资者人均蒸发5万元以上。是什么因素导致此轮股市的急跌?股指期货与股市走势之间究竟有没有关联?

  从此轮股市开始下跌的时间点来看,恰恰就在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这一天,难道是巧合?显然不是,股票市场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巧合。遗憾的是,最近“巧合论”甚嚣尘上,说什么“这一轮股市大跌是由国务院调控房地产引起的,无关股指期货”。还有人莫名其妙地为股指期货“喊冤”,说“只有2万户的股指期货投资者撼动不了20万亿市值的股票市场”。

  殊不知,这2万户平均每个交易日成交金额达1600亿元,且正不断地超越现货市场。一旦正规军进入,试想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说房地产调控政策是此轮股市暴跌“元凶”,实在有些言过其实。为何调控政策没有让该跌的房价下跌,反而让没太多理由大跌的股市暴跌?难道楼市打喷嚏股市就得感冒?显然不是这样一个逻辑,况且从实体经济传导至股市有一个过程,现在宏观调控政策还未悉数落地,房价依然高企,股价就开始暴跌,这只能说明要么股市被高估,要么另有原因,而目前大部分的股票估值相对比较理性,此时遭遇期货、现货双重做空显然另有原因;再者,在目前中国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楼市与股市之间往往具有跷跷板效应,一旦楼市遇政策调控,在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下,炒楼资金自然会流入股市,在短时间内不但不会助跌股市反而会助涨股市;进一步说,就算楼市调控政策将泡沫化的房价打压了下来,也不影响正常企业的经营状况,除非这些企业在泡沫化经营;更蹊跷的是,中国股市就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投机市,往往与基本面背道而驰,现在立即重归基本面效应,快速、过度反映基本面似乎很难解释。显然,房地产调控政策并非“元凶”。

  当然,也不乏有人想借机放大房地产调控,达成做空股指再在期指上获利的目的。从沪深300的权重构成来看,金融地产行业的股票共59只,合计权重近40%,超过总权重的1/3,是沪深300指数的“定海神针”。在这一轮下跌过程中,“定海神针”恰恰领头下跌,结合股指期货主力合约的走势来看,现货市场的操作行为与股指期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动。显然不排除有人在故意放大利空效应,从而在期指获利。

  就股指期货市场本身而言,股指期货推出前权重股未涨,推出后却急跌,这与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地的情形截然相反。正由于中国的公募基金和券商、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机构暂时无法从事股指期货业务,所以他们就没有积极性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去炒作权重股,而只是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顺势减仓、做空,这也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普通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态度也是造成股市剧烈波动的因素之一。很多普通投资者对于股指期货带来的不确定性,或采取了主动减仓观望的态度,或以快进快出的方式来应对,这些行为也变相加剧了股市波动。

  基本面因素不得不提,比如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收紧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飙涨,让市场对加息和流动性紧缩的预期大增,从而对股市产生了抑制作用;再比如希腊债务危机会不会给全球经济造成二次探底,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会不会大幅下降,都是造成人们对实体经济悲观的原因

  总而言之,压垮骆驼的绝对不是一根稻草。(苏培科)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