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亚洲经济将最早复苏 最看好中国股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瑞银:亚洲经济将最早复苏 最看好中国股市
2009年07月01日 11: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瑞银财富管理研究部6月30日发布最新报告指出,相对于全球其他经济体,亚洲更能持续而强劲地从金融危机的谷底反弹。虽然该机构仍认为亚洲经济短期内存在整固风险,但考虑到亚洲的基本面因素、流动性及目前的投资者持仓,亚洲会比世界其他地区有更强优势。

  报告认为,上半年表现优于其他市场的亚洲股市在经过整固后,很有可能会继续跑赢全球。其中,中国仍然是最被看好的市场。

  亚洲经济将变得更强

  在这份题为《2009年下半年亚洲展望:亚洲变得更强》的报告中,瑞银预计,亚洲经济复苏将由中国带动,其经济刺激措施将是主要的增长来源。

  瑞银预测,中国在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达7.8%。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亦可望实现稳健增长,这两国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高,因此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亦相对较轻。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研究部主管兼亚太区首席策略师浦永灏说:“我们预计,亚洲其他经济体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普遍会大幅收缩。然而,亚洲经济体系(除日本、中国和印度以外)在下一年很可能会显著复苏,由今年的收缩2.9%反弹至回升至增长3.3%左右。”

  亚洲股票仍值得看好

  浦永灏表示,在2009年上半年,亚洲股市的表现明显优于全球其他市场。除了风险较高的资产显著回升外,亚洲各资产类别都实现较高回报。他表示,在累积了不俗的升幅后,市场出现整固不足为奇,引发整固的因素很可能是环球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抑或市场忧虑通胀急升会引致银根提早收紧。

  他指出,虽然瑞银并不预期经济会在未来三个月大幅倒退,但考虑到复苏已在市场广泛预期之中,经济指标再好也较难刺激市场气氛。

  “然而,我们并不预期市场会再试近期的低位。经过整固后,亚洲股市很有可能会继续跑赢世界其他市场。”浦永灏说。“即便亚洲股票价格相对海外市场已无很大折让,但由于经济前景较佳而结构性失衡程度较轻,亚洲股票仍然值得看好。”

  报告建议,投资亚洲市场的投资人可在股市进一步上升时先行获利。而有意投资环球股票的投资热,则宜静候更好的入市机会。

  浦永灏表示,亚洲企业债券的息差在未来六个月将会收窄。他说:“纵观全球,企业债券继续是首选的资产类别。虽然预期违约率将进一步上升,但收益率足以抵偿相关风险。亚洲方面,我们建议留意周期性较低、受经济不景气影响较轻的产业,例如公用事业和电信业。”

  虽然亚洲股市和债市的前景较佳,但浦永灏对亚洲货币则持审慎态度。出口暴跌导致外贸盈余减少,加上金融市场可能出现调整,令区内货币兑美元的汇价难以显著上升,而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预计会进一步转弱。

  报告称,在亚洲货币之中,人民币、印度卢布和印度尼西亚盾在未来六个月的表现可以看好,主要是由于三地经济得到强大的内需支持。

  中国仍是最看好的市场

  在亚洲区内,中国仍然是浦永灏首选的股市。瑞银预计,中国的内需会继续强于其他经济体,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政府加大开支力度。浦永灏预测,中国今明两年的GDP增速可能分别达到7.8%和8.5%。

  “在亚洲区内,中国仍然是我们最看好的市场,中国的内需预计会继续远比其他市场强劲。与此同时,估值仍具吸引力,而且自年初以来已相对得到改善。”浦永灏。他表示,由于贷款增长持续强劲以及净息差可能见底,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正在不断改善,这些趋势应该会在下半年延续下去。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证券研究部主管何伟华对香港经济前景保持审慎,并预测2009年香港经济会收缩5.5%。虽然经济前景黯淡,但在亚洲市场瑞银仍偏重MSCI香港股票,理由是充裕的流动性将在2009年下半年继续支持香港股市,而且港股估值目前仍不算过高。

  “我们首选能受惠于内地强劲内需及稳健增长的行业。香港银行股是我们首选的股票之一。公用事业股的吸引力亦有所提高,可用以对冲市场的短期调整。”何伟华说。

  瑞银还指出,印度是另一个有强大内需支持的经济体,因此受全球经济增长疲弱的影响较轻。虽然印度股市场的估值比不上大选前吸引,但瑞银并不觉得过高。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