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是谍战主角 各国严打经济间谍立法防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大企业是谍战主角 各国严打经济间谍立法防范
2009年07月17日 11:51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在企业生活中的每一天,重要信息都有可能被精明的对手获取。在接待潜在竞争对手时要格外小心,甚至有人会在鞋底贴上不干胶,粘取地板上的碎屑进行分析。专业展会是经济间谍最喜爱的场所,有人会扮成参观者来回拍照,还有人扮成求职者轻松获得重要信息。电话、照片等都可能泄漏重要信息。……”

  这是法国UsineNouvelle网站对经济间谍的一段描述。无孔不入的经济间谍既是各国企业的最爱,也让各国政府无比头疼。

  大企业是谍战主角

  随着经济发展,商业间谍似乎无处不在,有媒体透露,在硅谷,盗窃创新成果已经屡见不鲜,偷窃手段也花样翻新:窃听电话、截获传真和电子邮件、雇佣黑客侵入对方的核心网络系统,有的商业间谍在写字楼转来转去,乘人不备顺手牵羊,一旦被抓获,就伪装成普通小偷……

  美国媒体报道,位列“财富500强”的大公司,几乎每家都设有“竞争情报”部门,从事商业情报信息的间谍业务。像可口可乐、3M、通用电气和英特尔等公司,都派重要人物负责调查商业竞争对手正在干些什么,甚至偷窥对手的策略和动向。IBM公司有12支情报队伍,他们分工明确,盯住IBM不同的对手。摩托罗拉公司则从美国中央情报局挖来专业情报和侦探人员,组建起公司的情报部门。

  对情报工作的重视,使得各大公司之间谍战故事层出不穷。著名的商业间谍案几乎都发生在巨头之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曾派出商业间谍到通用汽车公司偷取数箱机密文件,2002年被诉后,不得不向对方支付1亿美元的庭外和解费;宝洁公司曾雇用间谍以市场分析员的名义潜入联合利华公司,从后者的“垃圾堆”中获得大量机密;2007年德国商业软件巨头SAP涉嫌窃取竞争对手甲骨文商业机密,被甲骨文向美国法院的起诉,最终导致SAP部门高层集体辞职。

  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

  德国经济安全委员会4月出台的2009年度国家经济安全状况的评估报告中,调查了244名德国企业,其中半数以上表示,它们在过去两年中受到过竞争对手间谍活动的侵扰,而来自电脑和黑客的攻击则更为严重。法国国内情报总局称,从2006年1月到2008年底,有2963家企业遭到过盗窃生产机密、破坏管理稳定、阻挠新产品上市等“经济干涉行为”。被发现的3719名“不怀好意者”来自90个不同的国家。日本经济产业省2006年针对625家企业进行调查时,有35.8%的企业承认发现过情报被泄漏。

  德国经济安全工作协会称,由于受到网络间谍攻击和情报人员的“盗窃”,德国每年在这方面的损失高达500亿欧元,每5家企业就有一家受到网络间谍入侵。

  经济间谍无处不在,但是很多国家却面临将其抓获后,无法可依,不能对其起诉的尴尬局面。2006年,尼康曾发生技术人员把机密零件给俄罗斯方面,进而日本技术被用于军事领域的事件。由于没有相关法规,只能定为盗窃罪,结果是不被起诉,企业为此大为不满。

  不过这种情况正在逐渐得到改善。

  各国立法加强防范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间谍最多的国家,但因为各项技术先进,它也是其它国家间谍觊觎的目标。为了有效地保护商业秘密,美国联邦政府于1996年10月通过了《经济间谍法》。该法不但对已经实施的犯罪进行追究,还对“意图”犯罪以及共谋犯罪行为进行处罚,使美国政府及企业可以在商业秘密尚未被盗用之前即有机会采取法律行动。该法还支持使用“伪装诱捕手段”抓获商业间谍。

  日本也在去年参照美国的《经济间谍法》制定了“技术情报适当管理法案”,有望今年在国会上提出。为了防止企业员工把秘密资料给外国政府,“法案”规定,本来没有权限得到企业秘密情报的职员若复制秘密文件,通过电子邮件送到私人电脑里,就算没有透露给第三者,也算是违法行为。

  拥有尖端科技的德国,在防范经济间谍方面更是非常用心。德国联邦政府设有专门的经济安全工作委员会;德国政府情报机关和反间谍机关——联邦宪法保卫局直接负责对经济间谍风险的评估和防范;内政部以及警察机关则负责具体案件的查办。在企业内部,德国许多大企业也都设有安全部门,雇用专业的安全保护专家,负责防范来自外部以及企业内部员工的泄密行为、乃至恐怖主义活动等对企业安全的威胁。(吴茜茜、郇公弟、张之简)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