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国声音受到广泛关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国声音受到广泛关注
2009年09月07日 11:33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组织负责人齐聚伦敦,讨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既对经济走向复苏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会诊”,也为即将在美国匹兹堡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铺路”。尽管有关各方分歧不少,但达成的共识更为重要。会议最后发表了《联合公报》和《采取措施加强金融体制的宣言》两个文件,充分反映了与会各国的共同愿望:维护来之不易的复苏势头,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首要共识 继续刺激经济

  一场猛烈的金融危机让整个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遭遇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为了应对危机,从华盛顿峰会到伦敦峰会,世界各国采取了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措施,促使世界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喜人迹象。今年第二季度,日德法等国经济都有了起色,作为世界经济重要引擎的中国经济明显发力,美国和英国经济下滑也显现放缓势头。在此紧要关头,世界各国下一步该怎么走,曾是令人关注的问题。经过多方协商,各国认同:当前全球经济已出现企稳迹象,金融市场逐步趋于稳定,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各国应继续实施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维护全球经济的持久复苏和增长。与此同时,各国同意调整结构,扩大就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快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治理改革,提高国际金融机构有效性。

  中国声音 受到广泛关注

  与前几次会议一样,“中国作用”同样是世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次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之前,中国与印巴俄举行“金砖四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并发表联合公报,美国财长盖特纳专门前往会场与四国代表沟通。在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出了掷地有声的主张:中国愿意与各国一道共同努力,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全球经济恢复增长。同时强调要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大幅度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低收入国家的支持力度,提高援助水平,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进多哈回合谈判,继续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中国的声音受到广泛关注。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5日在伦敦表示,英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能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获益。

  弥合分歧 寄望匹兹堡峰会

  诚然,与会各国基于本身经济情势及利益的不同,虽说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但也存在明显分歧。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是否该考虑“退出战略”是一大争议。法国、德国主张,去年以来各国大规模刺激经济方案已产生作用,过度刺激自然也可能引起新的风险,“现在该是考虑退出战略的时候了”;但美英等国则认为,世界经济复苏目前处于关键时期,各国绝不可重复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的错误,“现在踩刹车为时尚早”。经过深入交换意见,与会各方达成妥协:当经济复苏明显稳固之时,各方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协作之下,采取合作、协调的“退出战略”。

  如何加强金融监管同样是争议焦点。众所周知,金融监管严重缺失是导致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法德两国曾明确要求,对银行高层薪酬作出明确的“封顶限制”,但美英两国则认为,“封顶”并非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财长在会议两天前突然提出增加银行资本金的建议,虽说得到了英国方面的支持,可法国等则明显抵触。对于金融监管,本次会议没达成明确的具体步骤,但各方重申继续努力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金融监管,不断完善国际金融市场机制,以防范危及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风险和危机再度发生。

  如何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是又一讨论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当今世界国际金融体系中最有影响的两大机构,投票权、管理层以及协调能力缺乏明显的公平和合理性。英国就有媒体指出,目前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差不多同荷兰一样,鉴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这种现象“简直匪夷所思”。在本次会议上,“金砖四国”提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转移7%和6%的份额和股权,以保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投票权;重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应按照公开、择优的原则选拔管理层。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分歧,联合公报表示将于2011年1月之前完成对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

  总之,通过双边、多边以及集体的讨论协商,甚至讨价还价,本次会议为本月下旬召开的匹兹堡峰会划出了“路线图”,对呵护世界经济走上稳定复苏之路起到积极作用。人们相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届时将作出更为明确的决断,促进世界经济尽快冲破危机之黑暗,迎来灿烂的复苏。(王如君)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