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热议G20匹兹堡峰会:夯实基础推动实质性进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外媒热议G20匹兹堡峰会:夯实基础推动实质性进展
2009年09月24日 09:47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纽约的华社和学生社团组织在纽约街头欢迎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新闻大战亦一触即发,图为众多纽约当地华文媒体记者“抢新闻”的场面。 中新社发 孙宇挺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即将在匹兹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金融峰会,延续了2008年11月华盛顿峰会、今年4月伦敦峰会的历史使命:集合高度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国家经济体共同商讨应对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统一各国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评价,推动国际金融合作和监管。由于目前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不同于前两次G20金融峰会的历史阶段,此次峰会肩负着新的使命,因此备受各国媒体的关注。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23日撰文指出,回顾G20伦敦金融峰会的成果,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仍然是疲软并脆弱的,但是自4月份以来G20国家中已有部分国家受益于成效显著的宽松货币政策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中、美等国经济已经基本上熄灭了“倒车引擎”。同时,各国兑现了向IMF增资的承诺。然而忧的是,由于各国之间利益的分歧,改革全球金融监管体系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的进程则十分缓慢。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更是与4月份提出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本届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将在夯实往届G20峰会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推动其他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并针对当前历史阶段的新问题达成新的共识。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认为,当前全球经济仍在以下方面存在危机,决策者绝不能因为近几个月出现的经济增长恢复而放松警惕。首先,贫困地区和国家仍未享受到全球经济复苏的果实,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与本轮危机的根源毫无瓜葛,但是却受到了严重的牵连。其次,在一些大型发达国家,尽管衰退已经结束,但是未来几个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将难以达到足够减少失业的程度。再次,部分政府短期注资计划已经停止,经济面临因暂时性支出结束而中止复苏的困境。最后,财政赤字的持续膨胀将成为经济长期发展的制约因素。据此,文章预计本轮危机中丧失的产出和就业极有可能永远地丧失,不会随经济恢复而回归危机前水平。

  英国路透社的报道说,各国领导人在即将召开的G20峰会上将针对国际金融监管进行立场强硬的对话,但是实质性的改革措施料将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尽管美国和欧洲已在限制银行高管薪酬以及改善银行资本充足率等方面达成了部分共识,但在细节上仍存分歧:法国总统萨科奇认为应为银行家薪酬设置上限,而美国则表示对引发高风险倾向的薪酬制度的监管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报道认为,尽管改革提纲或将在会后形成,但是由于G20峰会没有立法权力,实质性的改革将留待各国政府在峰会后各自实施,因此峰会的意义并非在于做出具体的决定,而在于为改革提供适宜的环境及条件。然而,各国实行改革的阻力却是十分强大的。以英国为例,汇丰集团、英国银行家协会主席葛霖给临行前的英国首相戈登·布朗的一封信中指出,金融机构难以同时完成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及向企业和私人提供贷款以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这两项任务,两者势必会相互抵消。

  有报道称,G20峰会将可能会推行在IMF监督下对全球金融体系进行同业审查,但美联社对于这一提议的前景持怀疑态度,认为因为类似的实验性计划曾于2006年在IMF的倡议下实施过,但最终不了了之。

  尽管在过去数年中,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讨论在各种各样的公报中出现过,但是鲜少付诸实践。英国路透社专栏文章认为,这一趋势将很有可能在本次G20峰会上得以改变。在本轮经济危机中美国的消费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因此对美国消费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出口大国对均衡的全球经济模式具有高度的诉求。文章称,美国贷款与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20世纪80年代峰值的两倍,消化这些贷款将需要3年到5年的高储蓄,届时贷款将回落到与可支配收入等同的较为可控的水平。而高失业率将会进一步延缓这一进程。这对于美国进口占出口总量四分之一的中国可谓是十分严酷的现实。而美国进口仅占出口总量8%的德国也面临着出口锐减的危机,德国15%的出口输入到欧洲东欧,而该地区大部分国家将难以在短期内从经济危机的余烬中走出。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增加国内消费对出口大国可以说是越快越好,然而全球结构性调整并非某一个国家能够单兵作战实现的。即使对于积极倡导这一议题的美国来说,兑现解决高赤字等财政问题的承诺也存在政治风险。因此,全球经济结构的均衡化需要协调努力,各国将在本次G20峰会上针对这一问题做出讨论。( 严丽丹)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