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财经界看中国金融发展:再有十年会更了不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外国财经界看中国金融发展:再有十年会更了不起
2009年10月01日 03:07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0日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金融当然也不例外。那么,外国财经人士究竟如何看待中国60年间的金融发展呢?

  2006年才正式来到中国工作的MNI(Market News International)亚洲区主编约翰•卡特为自己取了一个儒雅的中文名字——柯俊恩。3年时间让他对于这样一个东方国度有了更全方位的了解和感悟,在像局内人一样为中国的进步而欣喜的同时,他也以局外人的视角冷静地审视着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过去60年来,中国发展现代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无人能敌。”柯俊恩由衷赞叹。“中国人有理由为这些成就感到骄傲。”对于中国来说,这样的评价并不过分。回顾中国金融发展的历史,60年算得上一个大的轮回,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主要还是集中在改革开放这30年。对于这样一个时间跨度,比柯俊恩早来中国几年的安可咨询集团亚洲副总裁孟克文(Christian Murk)感触要更具体一些。在他看来,过去30年间至少发生了5件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意义的大事件。

  里程碑之一,国有商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脱离出来,后者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与金融行业的监管;里程碑之二,中国政府批准成立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分部门行使监管职能,进一步明确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核心职责;里程碑之三,中国政府通过直接注资、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吸收不良资产以及让主要国有商业银行公开上市等方法实现了银行体系的资本重组;里程碑之四,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理顺股市;里程碑之五,即将到来的创业板上市。而柯俊恩认为,进入今年以来中国央行扩大中期票据市场也是中国金融界人士拍手称快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他看来,这相当于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债券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

  他认为,商业银行体系的创建和资本重组,以及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分离都是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发展的必要内容。将制定货币政策确立为央行的核心职责意味着央行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地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并据此做出关键决策,从而通过抑制通胀来保障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商业银行资本重组之后,改变了原来既拿国家补贴又替国家背包袱的大锅饭局面,资产质量大为改善,公司治理从无到有且逐步与国际接轨。从贷款人和储蓄者的角度看,商业银行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也给他们带来了最大的实惠。

  一行三会独立监管则意味着,各机构可以更加专业且专注地监管相关行业,保障更大范围的社会利益,在确保市场有序安全的同时,允许金融企业有足够的空间实现盈利。监管有效性的提高也大大提升了资本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对于中国的股市来说,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解决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遗留问题上,中国领导人表现出了可贵的创新和果敢。股改修正了证券市场定价机制,为真正推行公司治理创造了共同利益基础,同时推动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速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使得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得以加快。柯俊恩认为,即将推出的创业板是中国股市发展的另一个亮点,一方面为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能确保资本投入到更有生产潜力的领域,给公众提供一个更直接分享经济增长的机会。

  不过,赞叹之余,柯俊恩坦言中国资本市场要走的路还很长。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加快债市发展,并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的成熟。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海外,融资来源多元化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他说。“现在中国企业仍过分依赖银行贷款,部分通过股市融资。中国需要一个运转良好、更加开放的债券市场。”央行今年扩大中期票据市场是一个重大举措,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创建一个真正的长期的债券市场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另外,对于为中国创造了大多数新增就业的小型创新企业来说,它们是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仍是当今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它们来说,没有资金进一步扩张就可能面临关门的风险。创业板的推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益尝试,但更多更好的融资方法还有待开发。

  外汇市场方面,中国自汇改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外汇管理日益成熟。但是危机中暴露出来的出口部门压力使得中国汇改的担子更重。柯俊恩认为,由于历史和世界的原因,目前人民币与美元在一定程度盯住的体系对于中国来说也存在输入美国货币政策的风险。一个更能反映内部需要并有效抵御外部冲击的外汇体系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非常,而探索的过程也需要更多智慧与胆识。

  “尽管像我们前面所说的,中国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再过十年,中国会取得更加了不起的成绩。”结束采访时,柯俊恩由衷地表示。(记者 陶冶)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