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降级与危机升级共舞 欧债危机拷问信用评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信用降级与危机升级共舞 欧债危机拷问信用评级
2010年05月15日 08:4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伴随着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次次的信用降级带来的是危机的一步步升级,信用评级机构究竟是在警示危机,还是在加速危机?在美国监管机构调查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所扮演角色的同时,欧盟对评级机构在债务危机中的所作所为也甚是不满,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已是大势所趋。

  信用降级与危机升级共舞

  在过去半年,欧洲债务危机跌宕起伏,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频频与希腊出现在一起,而每次带来的似乎都是坏消息。

  2009年12月8日,惠誉率先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同时将希腊公共财政状况前景展望确定为“负面”。当月,标普和穆迪也相继跟进调降希腊评级,由此引爆了希腊债务危机。

  此后,三大评级机构对希腊及其他欧元区国家财政状况的每一次表态都牵动着市场敏感的神经。今年4月的最后一周,短短两天内,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这3个欧元区国家轮番遭到降级。其中,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被标准普尔从“BBB+”降为“BB+”沦为垃圾级。这引发了全球市场一片恐慌,对于希腊债务危机正在欧元区扩散的担忧空前高涨,希腊债务危机也由此上升为欧洲债务危机。

  可以说,希腊债务危机每次升级的背后似乎都有评级机构的影子,但它们又何以如此呼风唤雨?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信用评级机构的基本职责就是对债券发行方的违约风险作出专业判断,它们提供的评级结论是投资者判断风险的重要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产品的定价。正因如此,希腊每一次遭降级都导致其国债收益率进一步攀升,融资成本不断增加,最终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只得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援。

  在希腊债务危机中,评级机构的结论更是左右着欧洲央行和机构投资者。因欧洲央行接受的抵押品信用评级的门槛是“A-”,希腊信用评级被降至“BBB+”便意味着欧洲央行在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行的特殊政策于今年底到期后,将不能再接受希腊国债作为抵押品,从而切断了希腊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迫于救助希腊需要,欧洲央行近期不得不决定对希腊破例,而那些稳健型的养老金基金仍将不能再购买希腊国债,这对面临融资难题的希腊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信用评级机构自身信誉堪忧

  信用评级机构是在忠实履行职责,还是在推动危机升级?希腊危机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评级机构自身信誉的质疑。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评级机构就扮演过不光彩的角色,但与在希腊债务危机中不同的是,信用评级机构被指由于自身利益牵涉其中,在金融危机中反应迟钝,没有及时下调潜藏危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评级,助长金融市场动荡,并使其最终演变成金融危机。

  虽然在希腊债务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是否也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还不得而知,但继标普把希腊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后,欧盟委员会官员随即警告信用评级机构要以“负责任、严谨”的方式行事。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奥利·雷恩批评信用评级机构“要么慢半拍,要么快半拍”。法国外贸银行经济学家西尔万·布鲁瓦耶认为,评级机构的“顺周期”做法使希腊债务危机出现恶性循环。他说,评级机构下调评级是对希腊国债市场此前大幅下跌的反应,随后又成为债市进一步下跌的原因。

  加强监管势头日盛

  正当欧盟考虑对信用评级机构进一步加强监管时,一场监管风暴也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刮得正凶。

  欧盟委员会负责内部市场与服务的委员巴尼耶近日表示,考虑到信用评级机构所作评估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巨大影响,应进一步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管理。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也发表联名信,建议欧盟重新审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公布评级结果的方式,及其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并建议成立欧洲自主的信用评级机构,以免受制于传统的三大评级机构。

  实际上,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便着手严管信用评级机构。2009年4月,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代表就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达成初步协议,提出信用评级机构今后要在欧盟市场上开展业务须统一登记注册,并提高评估透明度,相关规定有望于今年底生效。

  美国国会众议院2009年12月通过一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其中一项措施提出,把信用评级机构置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监管之下。美国国会参议院今年5月13日通过的一项议案则规定,美国证交会将有权指定由哪一家评级机构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给出评级结论。

  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也已被纳入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中。在去年4月的G20伦敦金融峰会上,与会领导人同意加强对评级机构的注册管理和监督,避免其在评级过程中的利益冲突。(记者 尚军)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