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高盛遭质疑 巴菲特还能不能延续“神话”?——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力挺高盛遭质疑 巴菲特还能不能延续“神话”?
2010年05月15日 15:4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06年5月6日,美国奥马哈,巴菲特出席其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时坐在一头假牛上挥手。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2010年5月2日,美国奥马哈,巴菲特在旗下的珠宝店露面,和美国14岁的女选手打乒乓球。巴菲特还搞笑地展示了一个巨大的蓝色球拍,称这可以帮助他取胜,但显然这个“巨无霸”并没有帮上他什么忙。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2010年2月22日,美国纽约,巴菲特和加拿大财富管理公司的CEO康特妮出席慈善午宴,其间向美女CEO“下跪求爱” 。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股神巴菲特这次似乎有点大麻烦了,原因是他和最近人人喊打的高盛挂上了钩。

  继金融危机期间入股高盛时称其“稳健诚信”,巴菲特在5月2日的股东会上面对深陷信誉危机的高盛,再次放言“100%支持高盛”,引来公众对巴菲特为保护自身投资利益而不惜以信誉作赌注的猜测。

  随后,又有外电报道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在调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260亿美元收购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Corp铁路公司时,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夜之间,股神似乎与高盛一道陷入了“诚信危机”。但回顾股神以往的发家史,显然也有过很多决策被当时的市场质疑的情况,但事后往往证明股神是对的,这也因此成就了巴菲特之后再没股神的佳话。

  然而这一次高盛事件中,情况似乎不同,那就是:以往的力挺只关乎估值与价格,这次力挺的背后却有着千丝万缕的撇不清的关系。

  若和人人唾弃的“道德破产”扯上关系,一直被视为美国商业良心代表的巴菲特还能否延续“神话”吗?

  巴菲特力挺高盛

  4月16日,高盛因涉嫌在金融危机期间证券欺诈而遭到SEC调查,SEC称高盛在向投资者销售他们自己设计的一种抵押债务债券时隐瞒了关键信息:一方面允许客户(保尔森对冲基金)做空该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却向其他投资者承诺该产品由独立客观的第三方推出。

  危机步步升级。4月29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司法部已经对高盛集团展开刑事调查,以了解高盛或其员工是否卷入涉及住房抵押贷款交易的刑事欺诈活动。

  消息一出,美洲银行以及标准普尔公司纷纷下调了对高盛股票的推荐评级以及股价预期,引发高盛股价大跌。不过在一片惨跌中,却有一个强音发出。

  美国股神巴菲特5月2日表示,他研究了高盛集团所受的指控,认定高盛在所涉交易中“没问题”。巴菲特对此的解释是,SEC指控中,高盛出售的组合债券由资本管理公司ACA作保,后者负有评估产品风险的责任。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看空后市,与ACA对赌,本身并不特别。巴菲特认为,谁是交易对手不应该影响到投资者的决定,而“如果因对手更聪明,就在交易结束后称自己受骗,这种说法很奇怪”。巴菲特还附和了其搭档芒格对美国监管机构监管不力的看法。“我们的问题在于,一直以来监管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都是放纵与愚蠢的结合体。”对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埃德是否应该走人的问题,巴菲特也表态“百分百”支持劳埃德,希望他再干10年。

  巴菲特的这一番说话,不但将道德破产和高盛撇得干干净净,还将矛头直指监管部门。实际上,持有大量高盛优先股的巴菲特此前也屡次表态支持高盛。

  然而,力挺高盛的话音未落,巴菲特自己却陷入了“诚信问题”。5月6日,据外电报道,SEC正在调查巴菲特持有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去年以260亿美元收购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Corp铁路公司时,在对其他股东的信息披露方面是否得当。

  巴菲特往往是对的

  回顾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发家史,股神巴菲特的很多决策虽在当时遭到市场普遍质疑,但到最后,股神往往以他独特的眼光和投资理念“笑到了最后”。

  1973年,美国股市开始下跌,巴菲特逆市买入了大约1000万美元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原因是该公司旗下拥有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及几家电视台等优质资产,内在价值起码4亿美元,而公司总市值只有1亿美元,股价打了2.5折。但巴菲特没有想到,1973年和1974年美国股市继续大跌,尽管华盛顿邮报经营业绩持续良好,股价却继续大跌25%,巴菲特遭套牢。在一片批评声中,巴菲特依然坚持持有,他坚信邮报的垄断性竞争优势,因为他相信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在当时来讲就好像拥有了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

  2007年底,巴菲特持有的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市值高达13.67亿美元,比当年的1000万美元足足翻了137倍。

  这样的故事在投资可口可乐、GEICO保险公司、吉列公司以及包括中国石油等身上一再频频上演。

  在中国,为人们所惊叹的是巴菲特投资中石油一役,在2007年致股东的信件中,巴菲特写道:2002和2003年,伯克希尔以4.88亿美元购入了中国石油1.3%的股份,购买中石油股权时,中石油的总体市值大概是370亿美元,而我们对中石油的估值是1000亿美元;到2007年下半年,随着油价明显攀升,中石油的市值升至2750亿美元;相比其他石油公司,中石油股价偏高,所以我们将手中的股票以40亿美元全部卖出。

  2003年正是非典肆虐的时间,香港股市一片愁云惨雾,巴菲特刚买入中石油股票时,也有一段时间被套住的。2007年中,巴菲特出售中石油股票后,受到了中国股民空前的批评,因为中石油股票在他出售以后一路上升,人们普遍认为巴菲特卖得太早了。然而,时间再一次证明了巴菲特决策的正确性。

  这次股神还能对吗?

  股神,以一次次的实践证明了他判断的精准,也奠定了其在全球投资人心中坚不可摧的地位。可是,这次,他还能对吗?

  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原因就是背后有太多的利益纠结。

  据悉,巴菲特持有高盛50亿美元的优先股,每年为巴菲特带来5亿美元股息收益,高盛可以以每股高出10%的价格回购这些股票。另外,根据协议,巴菲特还可以以每股115美元购买50亿美元高盛普通股。

  正是由于这一层特殊关系,让外界质疑巴菲特力挺高盛的真实动机。

  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情况是,在华尔街所有公司中,巴菲特和高盛一直就是“铁杆”关系。高盛也总是将巴菲特当作自己人。这次高盛遭遇“欺诈门”,面对来自华盛顿的敲打以及民间的抗议浪潮,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埃德第一时间选择了向巴菲特求教如何展开更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人人喊打的高盛,巴菲特选择了力挺。

  然而,对于巴菲特的选择,包括哈撒韦股东在内的公众似乎都并不乐意接受。在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妙语如珠,下面也是掌声和笑声相呼应。但在高盛问题上,不管巴菲特怎么调侃,股东们似乎反应都很平淡,许多人更是对此感到很失望。

  “有这样的反应并不奇怪,毕竟现在人人痛恨金融危机,也就自然而然地痛恨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华尔街,痛恨发源于华尔街的金融欺诈和道德风险。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必定挑动起人们敏感的神经。”一位评论人士指出。

  利益相关,势必丧失公正判断,甚至可能昧着良心说话,这是大众普遍的认知。就连巴菲特传记《滚雪球》的作者艾丽斯·施罗德也说,外界需要清楚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巴菲特其实就是当事人,“只要他是一个投资者,他就必须维护这些投资”。

  巴菲特力挺高盛,似乎也是在拿自己的声誉押宝,认定高盛将能最终摆脱危机。如果高盛能够从此次危机中顺利走出,股神或将风光依旧,甚至会“更上一层楼”;但如果高盛确实被证明有问题,股神半个多世纪以来积攒的英名很可能也就此毁于一旦。

  这次,巴菲特,他还能对吗?(吴海飞、刘薇)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