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经济数据有喜有忧 中国经济回暖仍需努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5月份经济数据有喜有忧 中国经济回暖仍需努力
2009年06月12日 07:22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制图:刘先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近日,5月份的经济数据陆续出台,这些反映宏观经济“气象”的数据有喜有忧: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趋稳、汽车产销连续5个月稳坐全球老大、港口内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双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稳增,但CPI、PPI同比仍呈现双下降,进出口贸易仍不乐观。

  总体说来,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刺激下,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比预料的要好。一些行业和企业生产正在逐步恢复,市场信心提振,经济活跃程度提高,国内需求持续提升,股市、房地产市场交易量扩大。

  投资持续扩大,内需挖潜初见成效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信息表明,今年前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3520亿元,同比增长32.9%。其中,中央项目投资4734亿元,同比增长28.0%;地方项目投资48786亿元,增长33.4%。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915亿元、23042亿元和295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7%、29.1%和34.9%。

  统计显示,扩大政府投资效果日益显现,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继续推动投资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1至5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23055亿元,同比增长40.6%,增速比1至4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前5月累计施工项目216420个,同比增加47912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75837亿元,同比增长33.8%;新开工项目123878个,同比增加39510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3300亿元,同比增长95.9%。新开工项目猛增,预示未来投资仍将处于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165亿元,增长6.8%,增幅比1—4月提高1.9个百分点。这表明在房地产市场复苏的背景下,房地产投资正在走出低谷。

  国家扩大投资,促进内需的政策,拉动国内大宗商品运输需求升温,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第三个月正增长。交通运输部最新统计显示,5月份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完成5.46亿吨,同比增长5%。其中,内贸货物吞吐量预计完成3.64亿吨,同比增长5.1%。最明显的是,受益于拉动内需的各项刺激政策的影响,今年长江沿线集装箱货物吞吐量的降幅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安徽、湖北、湖南等中西部省份的集装箱吞吐量不降反升,说明内需市场潜力巨大,且挖潜初见成效。

  经济的企稳回暖也拉动了对大宗商品和能源的需求。5月份,港口接卸进口铁矿石量预计达5550万吨,同比增长24.6%。港口煤炭接卸量预计完成4920万吨,同比增长10.8%。港口接卸进口原油量预计完成1380万吨,同比增长5.1%。

  但需要注意的是,港口前5个月累计接卸进口铁矿石2.58亿吨,比去年上半年接卸量多400万吨,同时,受进口量大幅增加的影响,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超过6000万吨。分析师认为,铁矿石接卸量增幅如此之大,除市场回暖的刚性需求外,不排除前期价格投机的成分,因此需格外谨慎对待。

  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在内需呈现升温态势的同时,外需仍然持续萎缩。据海关统计,5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41.3亿美元,同比下降25.9%,降幅比今年前4个月累计同比降幅加深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87.6亿美元,降幅加深5.9个百分点,进口753.7亿美元,降幅收窄3.6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几个月内,我国外贸形势将依然十分严峻,世界经济尚未完全企稳,短期内不宜过分乐观,出口企业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目前,外部需求萎缩导致出口减少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困难,在立足扩大内需的同时,要千方百计稳定外需。

  外需疲弱也反映在港口运输上。虽然受铁矿石、煤炭、原油等货物进口加快的利好影响,5月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预计完成1.82亿吨,同比增长4.7%,继3月份后,再次出现正增长。但5月份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完成975万标箱,同比下降9.7%,不过降幅较上月收窄4个百分点。

  各方面的经济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已出现企稳回暖的积极变化,但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当前仍面临很大困难。特别是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仍处于下行通道,外需薄弱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另一方面,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尚需时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情况下,仍然不可掉以轻心。 (记者姜赟、朱剑红、杜海涛、陆娅楠)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