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游资卷土重来露端倪 主要涌向股市、楼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国际游资卷土重来露端倪 主要涌向股市、楼市
2009年06月18日 10:00 来源:证券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此次游资主要涌向股市、楼市和资源性行业

  在近三个月时间里,香港恒生指数由低位的11344点迅速拉升至最高的19161点,累计涨幅达68%。虽然指数的暴涨有经济复苏的因素,但背后的真正推手则是国际游资为香港市场带来的充裕流动性。与此同时,中国外汇储备今年3月出现无法解释的现象:外汇储备增长高达147亿美元。这是否意味着去年下半年离开内地市场的国际游资又卷土重来,转战内地市场?就此,证券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专家。

  资金流向逆转点到来

  对于国际游资是否卷土重来,转战内地市场的问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国际游资卷土重来的说法还是为时尚早。

  他认为,在经历过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内地当前的经济环境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从2002年到2007年,在连续六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处于持续的景气时期,整体经济稳步向上发展,由此吸引了大量国际主力资金长期流入中国内地市场。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资金逐渐撤离。目前,虽然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出现了回暖迹象,但所谓的企稳与复苏也只能算是“微暖”。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游资主力资金进入内地市场的大环境还不是合适的时机。

  不过,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秘书长严立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游资已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据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的监测,今年5月份以来,游资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已有初步迹象,但具体规模尚无法测算。

  严立新预计,此次流入中国内地的游资主要依附于股票市场、楼市和资源性行业,三者比例合计达90%,其中股票市场吸引力最大,游资依附的比例达40%,楼市次之,达到30%,资源性行业则为20%。

  长期关注跨境资本流向的安邦咨询分析师李明旭认为,“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方向很可能已在今年二季度发生逆转。”他表示,去年四季度国际资本流出的现象较为明显,但从今年二季度开始资本的流向开始出现变化。从大的经济背景来看,中国经济会领先于其他主要经济体率先复苏、人民币对美元仍将维持在人为低估的水平、全球主要央行都实行了史无前例的宽松货币政策,这三个因素决定了热钱再度大幅涌入中国的可能性。

  短线游资尚未“进口”

  “严格的外汇管制以及熊市阶段大幅反弹后存在的巨大风险,止住了国际游资进入的步伐。”刘煜辉表示,“从年初至今,国内A股市场出现了大幅上涨,但这种上涨主要还是由于国内充裕的流动性推动。”

  他表示,近期基于对通胀和美元贬值的忧虑以及在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下债务的忧虑,确实有大量的资金从货币市场、国债市场流出,转移到投资收益率高的新兴市场、商品ETF市场以及石油等能源投资领域。不过,这些短线游资必须保持快进快出的流动性。由此,外汇管制较为自由的香港等市场成为游资追逐的主要目标,而外汇管制较为严格的内地市场则为游资的进出设立较多门槛。

  对此,长期研究中国热钱问题的专家、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黎友焕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也持有相同的观点。黎友焕认为,年初至今内地宽松的信贷政策带来的流动性是股市、楼市价格半年来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流动性是内地市场本身的流动性而非外来流动性。

  “当前楼市价格的上涨是非常态的,国内的经济基本面并不能支撑这样的上涨,这种上涨未来将是一个‘苦果’。”黎友焕指出,“在如此的经济背景下,国际游资不会选择进入内地市场。”

  根据黎友焕最近对地下钱庄访谈的反馈来看,地下钱庄近期也并没有出现资金大规模涌入的现象。据广东省社科院的监测,从去年10月份开始到今年5月份,国内资金流向一直是呈现净流出状态,且每个月的数字变化不大。

  资金流入可期

  对于国际资金流入内地市场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问题,刘煜辉表示,经济复苏的进程以及熊市阶段市场的波动性决定了国际游资进入的不可持续性。

  不过,李明旭则持有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虽然此前中国经济经历了大幅下滑的阶段,但今年以来已出现了经济回暖的趋势,中国经济复苏将要领先于欧美同行。因此,全球资本会优先配置到中国,这是战略性判断,不会因为短期经济波动而随意改变。而近期的诸多迹象则表明,这种配置的时点可能已经到来。

  他表示,从今年五月份的数据来看,城镇投资增幅达到45%,说明国内的投资需求恢复较快。且中国内地市场的这种投资趋势在未来几年内都是不可逆转的。这也是国际资金进入国内市场的重要原因。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