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被迫加息揽外币 外币流动性吃紧是主因——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四大行被迫加息揽外币 外币流动性吃紧是主因
2009年09月21日 10:03 来源: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结汇意愿下降、外汇贷款增加导致外币吃紧

  毫无征兆。近期,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约而同地上调了部分外币的存款利率。由于各国央行近期多次重申低利率政策不变,在明知其上调基准利率的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四大行为何做出上述选择?由于此前长达半年的外币存款降息潮正是缘起四大行,是不是新一轮外币加息潮即将到来呢?

  四大行外币存款齐加息

  9月17日,中行将美元1年期存款利率由0.75%上调至0.95%,欧元1年期存款利率由0.85%上调至1.1%。至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悉数上调了外币存款利率。

  除了美元和欧元外,其他三大行还上调了港元的存款利率。

  9月3日,工行在其网站发布公告称,上调境内美元、港元、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其中美元活期从0.05%上调至0.1%,3个月期从0.3%上调至0.4%,1年期从0.8%上调至1%;欧元活期则保持0.1%不变,1年期从0.85%上调至1.1%;港元活期从0.01%上调至0.02%,1年期则从0.5%上调至0.7%。9月4日,建行也宣布上调美元、欧元、港元小额存款利率。9月12日,农行表示将对美元、欧元、港元利率进行调整。记者了解到,除了农行在3个月、6个月、1年、2年四个档期上略高于工行、建行利率外,上述三种外币存款利率与三家银行基本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包括四大行、部分股份制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多次下调过外币存款利率,每次下调公告中都强调是因为国际利率走势的变化。但此次上调却没有相应的说明。

  经过此轮调整,同业内外币利率水平偏低的为交通银行,其1年期美元利率为0.85%、欧元利率0.9%、港元利率0.5%。

  而民生、浦发等股份制银行的美元、欧元1年期利率均为1.25%,只比四大行略高15-25个基点,差距进一步缩小。

  外币流动性吃紧是主因

  此前,国内外币存款利率调整与各国央行利率调整政策相关,而近期各国央行明确表示为了刺激经济,将维持现有的利率水平,部分小国家甚至在继续下调基准利率。

  国际利率市场未转向,国内银行为何“先行”上调?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均表示,此次迫使四大行吸外储的直接原因,是中资行外币资金的吃紧。

  数据显示,我国8月外汇占款新增额创下9个月以来的新低,仅为1188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近50%。

  “这一数据的减少,说明商业银行持有的外币资金已经出现紧张。”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

  中国银行资深外汇分析师石磊也表示,8月份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最低维持在0.5%左右,这与业内普遍认为的3%热钱才有动力流入的标准相差很远,这将使热钱流入兴趣大大减弱,同时企业、居民卖出外汇的意愿也在下降。

  不光如此,近期外汇贷款的增加也加剧了这一缺外币现状。央行数据显示,从3月份之后,外汇贷款就开始陡然提速。3月,外汇各项贷款增加43亿元。之后5个月,新增外汇贷款分别为70亿、154亿、372亿、110亿、192亿美元,增长十分明显。

  “虽然与企业海外并购积极性提高有关,但也不排除在信贷政策收紧的时候,企业利用银行外币贷款比人民币贷款利率低的情况进行套利。”郭田勇称。

  在外汇贷款屡创新高的同时,外汇存款却出现急跌。今年7月份外汇新增存款首次出现负增长,减少7亿美元。8月这一趋势进一步扩大,当月新增外汇存款减少10亿美元。

  “一方面外币贷款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居民、企业换汇以及外币存款两个渠道的外币供给减少,使得银行不得不利用提升利息来稳定外币供给,缓解外币流动性吃紧的状况。”安邦咨询公司李明旭认为。

  “利率调高虽然会让银行付出更多的成本,但会起到吸储作用。”专家称。

  加息潮难进一步扩大

  那么,在四大行之后,会不会有其他商业银行跟进加息呢?

  光大证券近日发布的报告认为,当四大行纷纷上调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后,对其他行后续有一定示范作用。

  不过,在专家看来,随着中国经济形势进一步企稳,A股重拾涨势,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再次回升等因素影响,新增外汇占款可能出现回升,银行外币资金吃紧的局面可得到缓解,继续全面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石磊称,9月份美元被抛空较厉害,目前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1年期已达到1.3%,3年期则达到6.6%。因此,9月份外汇占款环比新增量又有可能回升。

  美银美林证券经济学家陆挺则认为,由于A股重拾涨势,未来几个月吸引资金进入中国的动力仍在。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显示,8月底9月初全球资金开始重新流入中国股市,9月前两周累计流入4.9亿美元。(记者 黄竞仪)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