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商标权可作抵押 企业融资难激活金融创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利权商标权可作抵押 企业融资难激活金融创新
2009年10月12日 11:35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0月6日,为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厦门市知识产权局、厦门银监局等出台管理规定,借款人以其依法享有的专利权作为质押物可以从银行取得贷款。此前,安徽省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也在桐城正式启动。尽管金融创新的讨论自金融危机之后一直存在,但从现在情况来看,金融创新在我国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在反思中继续前行。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是吸收社会就业的重要载体。但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受融资难的桎梏。此前,从事医疗环保业务的某民营企业的郭经理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曾感慨道,“银行贷款一般需要拿土地、厂房、设备等不动产做抵押担保,而科技产业最值钱的家当莫过于看不见、摸不到的无形资产,由于难以评估,融资成本高,银行一般不愿放贷。”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金融业积极创新,将一些无形资产也可以作为抵押物来申请贷款。2009年1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就在全国启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并确定了第一批试点单位。2009年5月,北京银行与北京知识产权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协议》,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取得实质性进步。在北京市率先破冰的带领下,全国许多地方跟进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例如厦门出台的专利权抵押贷款、安徽的商标权抵押贷款。

  安徽华祥实业有限公司凭“白兔湖”商标从桐城农村合作银行获得了1000万元贷款,并与该银行签订了该省首批商标权质押贷款合同。拿着贷款合同,该公司董事长汪善祥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这笔商标权质押的贷款,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难题。”

  对此,国巨创业投资集团总裁、中国国际资本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孙飞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推出,不仅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更让人们看到了知识产权的价值,能够激发企业的研发热情。此外,这也是我国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来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积极探索各种途径支持经济发展,自上而下推动的金融创新措施,力度之大,形式之多,实属少见。2008年12月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出台了9条用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简称“金融九条”);通过鼓励股权投资基金等规范发展金融融资,在5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设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等。

  而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创新是一个不可扭转的发展趋势。孙飞说:“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求金融必须创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金融创新的脚步未曾停止过,在审慎监管的原则下,继续反思前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已逐渐摸索形成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思路。”

  截至2009年6月末,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已基本完成专营机构的初建工作,形成“在行式”和“离行式”两种专营机构模式,在总行层面设立一级部制的专营机构管理部门,单列中小企业信贷计划,单独配置人力和财务资源,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化经营奠定了组织基础。

  “金融创新最大的突破还在于资本市场创业板的推出,在国际经济整体环境不佳的背景下,中国创业板的顺利推出实属不易。”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教授李永森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金融创新过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形成和爆发的重要原因,但是金融业的发展仍然离不开金融创新,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金融创新不是过度,而仍然是不足。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中国带来了危机,也带来了机遇,促使管理层对我国的金融创新更加审慎。”

  “要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下一步金融机构应该继续在和现有法律法规政策下,加大研究各种金融创新方式,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要稳步推进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指期货等工作,形成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李永森表示。

  孙飞建议道,“金融创新并不是将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复杂化,而是要与实体经济需求相适应,要避免投机行为。在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注意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优化金融监管,防止一管就死的情况发生。”(魏珍妮)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