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地位:挂在贸易大棒前的“胡萝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市场经济地位:挂在贸易大棒前的“胡萝卜”?
2009年11月02日 10:0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会场外,中美之间正为贸易摩擦你来我往“唇枪舌战”;会场内,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美国人再次挂出了“胡萝卜”。

  在10月28日举行的第20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中美双方就该问题再度展开了磋商。当日,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贸易代表柯克和农业部部长维尔萨克齐聚杭州,共同出席了此次会议。而下个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将进行他上任后的首次中国之行。外界普遍认为,此次中美经贸高层的对话是为不久后两国元首的会晤预热。

  而就在会议召开之前,美国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展开调查;会议召开期间,又传出中国将对美国汽车产业补贴进行调查。双方贸易摩擦“火花”不断。

  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会后表示,在本次中美商贸联委会上,中美两国已就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能源合作以及环保、旅游、农业等领域经贸问题达成多项共识,并取得重要成果。就目前中方最为关注的——美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话题,美方也做出了回应:将尽快召开市场经济地位工作组会议,讨论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按WTO的承诺,美国最迟要在2016年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过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敦促美国方面尽快承认,引起广泛关注。8月5日,中方在公布的对话成果中,称美方承认中国在市场改革方面不断取得的进展,并将切实考虑中方关切,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的经济地位。或许此次表示也展示了美方的“胡萝卜”政策。

  外界乐观猜测,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通气”后,美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协议有可能在下月奥巴马访华时宣布。但也有专家并不认同。

  “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如果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美国就失去了敲打中国的有力“大棒”,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这张牌。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关乎产品在反倾销调查中能否得到公平对待。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就意味着中国的对外贸易会得到公平待遇;相反,如果中国未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进口其产品的国家就会使用甚至滥用反倾销调查手段。

  目前,包括新西兰、吉尔吉斯斯坦、南非、俄罗斯和东盟十国等已经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是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为了取得在经贸往来纠纷谈判中的优势地位,多年来始终没有承认。

  “这对中国是不公平的。”江涌认为,长期以来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让中国十分被动。比如,企业被调查反倾销时,要借助所谓与中国类似的“第三国”价格作为比较。这样的第三国由欧美发达国家说了算,如人力成本超出中国多倍以上的新加坡,也曾被作为与中国生产成本相近的“第三国”。

  这是中国的要害,也是美国的利器。“今年美国频频对中国发起大宗的贸易摩擦,从这种形势看,美国应该不会对中国太仁慈。不可能轻易就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记者表示。

  就在上个月,奥巴马总统决定对中国出口的轮胎征收35%的反倾销关税,引起轩然大波。

  不过,事情也并不绝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平分析,目前美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需要中国的合作,而美国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和增发债券等需要中国的支持。由此,金融危机反而有可能成为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背景。

  “美国不是傻子,他们通常会把筹码用尽,发挥最大效应。美国表示以‘合作的方式’推进,意味着他们会开出条件,且一定不简单。比如说,美国赋予中国一些大国责任,甚至要求中国保护美国一些利益安全等。只有中国有所承诺,才有交换的可能。但是这对于中国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江涌表示,“关键看中美如何博弈。”

  专家们提醒,中国加入WTO时已经做了太多让步和妥协,未来对于美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开出的条件,中国不能冲动,需要保持理智的态度。

  事实上,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寻找更多的博弈筹码。比如中国目前成为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中国可以制定自己的标准,发达国家要进入就必须满足这些条件。

  此外,值得提醒的是,即便美国最终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也并不意味着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往来就此一帆风顺。事实上,即使是同为互认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之间,贸易壁垒、贸易纠纷也同样层出不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玲表示,“情况可能不会有太大区别”。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获得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地位确认仅仅是个开始,技术壁垒、环境保护壁垒等新型经贸限制纠纷尚有待解决。(晏琴)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