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骚扰”是普遍现象 谁为个人信息“保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被骚扰”是普遍现象 谁为个人信息“保险”?
2009年11月08日 10:12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保险推销太烦人了

  市民张先生向本报反映:我的车险11月15日到期,但从10月份开始,我每天都要承受推销车险电话的轮番轰炸。来电的口气几乎一样:“是张先生吗?你的别克凯越保期很快就到了,我们推出优惠方案,要不我帮你做个价格看看……”一开始我还耐心接听,询问优惠的细节,但天天打来,我实在不胜其烦,听到是推销车险就直接挂断。最尴尬的是,这些电话可能会在任何时间打来,常常影响工作和心情。

  我十分不解,很多保险公司我从来没有接触过,不知道他们从哪儿得知我的信息。到底是哪个渠道泄露了我的信息?有没有相关法规保障我免受骚扰?

  本报记者 毛锦伟

  “被骚扰”是普遍现象

  记者问了身边多位车主,发现车险到期被各种保险推销所扰,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车主王小姐反映,这些推销保险的电话大多数都不是保险公司的5位数服务电话,而是8位数的普通上海电话,甚至有些还是手机号码。对方大多自称是某某保险公司的代理机构。

  Polo车主丁先生也有类似遭遇。他说,自买车后,这样的“骚扰”电话就从未间断过,而且对方基本都能准确无误地说出他的姓名、车型、车牌号等个人信息。“就像我的个人信息被完全公开化了。”

  更恶劣的是,“骚扰”还在不断“升级”。从今年7月25日起,上海交强险和商业车险信息全部进入“上海市机动车辆联合信息平台”,询价、出单都必须在这一平台上操作。个别保险公司的代理机构为了抢生意,更直接在平台上“抢单”:即利用客户的资料,在客户保险即将到期时,直接帮客户在机动车保险信息平台上做单,随后再告知客户,并向客户推销。由于保险不能重复购买,一家开始做单后,即便没有缴费,在48小时内,其他保险公司也无法为车主做单。一些怕麻烦、不愿意改单的车主也就认了,哪家公司先做单就在哪家投保。

  骚扰源于信息泄露

  车主资料是如何泄露的?车主陈先生去年刚买车,据他分析,他的资料只在4S店、保险公司、车管所3个地方登记过,要泄露,就必定是这3个环节泄露的。但据他向3家求证,对方均称,不会利用客户的信息去获得私利。

  其实,信息泄露的渠道远不止这些。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的专家分析,仅车险销售就有一个漫长的销售链,除了保险公司内部业务员直接营销外,代理公司、代理人、4S店都可以代售保险。也许保险公司的内部营销员确实对客户的资料严格保密,但同样拥有车主信息的代理公司、代理人、4S店之间,都有可能是互通有无的。同时,修车等环节,个人信息也容易被泄露。

  此外,记者从一位保险代理人处获知,保险公司业务员流动频繁,每个人手里都握有大量客户资料,一旦跳槽到其他公司,车主资料也会随业务员一起流动。而客户资料的买卖在保险行业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出台措施规范信息使用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个人信息作为隐私的一部分,保险公司、汽车厂商等均有保密的义务,这种保密不仅限于企业层面,更应该要求雇用的从业人员严格做到。这些能接触到车主个人信息的机构,可以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客户信息,但决不能转让获利。

  个人信息泄露,不仅仅在保险行业,在母婴保健、房产交易、技能培训等多行业都普遍存在。而缺乏相应法律的制约和保护,是导致个人资料被外泄的主要原因。市民呼吁,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应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严厉制裁各类“泄密”行为,避免个人因信息泄露而频遭骚扰的境况,从而保护个人权利。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