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示:大量热钱再度来袭 三大套利冲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家警示:大量热钱再度来袭 三大套利冲动
2009年11月26日 08:5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称须警惕资金流入和由此带来的资产泡沫风险

  金融危机正深度改变着全球资金的配置方向和规模,巨量资金以快进快出的游资角色出现在新兴市场国家的门口,而这其中不乏热钱隐匿的身影。如今种种迹象表明,曾在去年年中如过江之鲫涌入中国的热钱,在经历金融危机的短暂停歇之后,又再度袭来。

  热钱卷土重来

  受美元与港元间套息活动所带动,国际热钱近期正持续涌入香港。在连续两月持续向市场注资之后,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坦承,去年至今共有逾5000亿港元热钱流入香港,其规模是“前所未见、闻所未闻”。

  “香港与内地一衣带水,国际热钱大量入港的真实目标是,期望人民币快速升值后能带来与内地相关在港人民币资产的上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热钱涌港的背后,是游资的卷土重来。根据学者们以外汇储备减去外 贸、外商投资差额来测算,当前至少有千亿美元无贸易背景的热钱涌入国内。而市场上也乍现资金流入的迹象:今年以来,当覆盖20多个发达市场的MSCI世界指数自年初以来仅涨了约25%、美股涨幅不到16%的同时,我国A股市场涨幅则超过70%。楼市方面,半年来不断爆出外资投行内地大规模购买楼宇的新闻,外资购房比例已是明显上升。

  三大套利冲动

  巨量资金过境的背后,夹杂着热钱套利的种种冲动。“从上次的那轮热钱流入来看,热钱流入的套利动机主要包括套取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套取人民币升值收益,以及获得中国资本市场的价格溢价三种可能。如今,这三种动机再度同时出现,这是热钱卷土重来的根本原因。”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说。

  自去年年中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采取“紧盯”策略,但美元最近半年来超过15%的持续贬值,强化了市场对人 民币的升值预期,目前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空间的预期为10%-20%之间,当升值速度明显跟不上预期,就会进一步强化热钱的套汇动机。

  此外,在美联储相当长一段时间保持低利率、中国未来可能开启加息通道的背景下,中美利差有逐渐扩大的可能;而自今年三月份以来,中国股市表现良好,楼市更是狂飙突进,股票价格与房地产价格加速上涨——这些都成为刺激热钱入境套利的重要因素。

  宜未雨绸缪化解资产泡沫之忧

  到底有多少热钱进入股市楼市不得而知。但其搅动起的泡沫危害却相当巨大。陈德霖提醒香港投资者,流入香港的资金主要投放在股市或楼市,资金持续流入可能会形成资产泡沫。经济学家樊纲也指出,中国必须警惕资金流入和由此带来的资产泡沫风险。

  热钱的快速进出,往往会带来资产泡沫的膨胀之忧与破裂之祸。经济学家认为,热钱的流入将会加剧国内的流动 性过剩,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而一旦美联储重新开始加息,热钱流向可能再度逆转,从而刺破资产价格泡沫,给国内资产市场带来剧烈波动。

  “当前我们不得不面对打击热钱的两难处境:如果以提高利率来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就会进一步加大中美利差;如果以人民币升值来抑制套汇冲动,就会进一步强化升值预期——其结果都会诱发热钱的进一步涌入。”张明认为,为避免资产价格泡沫的进一步膨胀以及未来的破灭,中国政府应该未雨绸缪地采取相应措施,例如积极调整国内信贷政策、加强对资本流入流出的监管、通过增加供应来抑制资产价格上涨等。(王宇姚均芳)

  链接>>

  外管局六禁令阻击热钱流动

  国家外汇管理局今日(25日)表示,将“防范异常外汇通过个人渠道流出入,打击 外汇黑市和地下钱庄”,并公布6大禁令,严控个人以分拆方式规避结售汇限额监管。

  当日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个人结售汇业务管理的通知》明确禁止个人以分拆等方式规避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年度总额管理,要求规范个人手持外汇现钞结汇。

  6种将大额外汇拆分结售的行为被叫停。如禁止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将外汇汇给境内5个以上不同个人,收款人分别结汇;禁止5个以上不同个人分别购汇后,将外汇汇给境外同1个人或机构等。

  外管局要求银行对有拆分结售汇热证的购、结汇不予办理,并要求个人大额外币现钞结汇应审核外币现钞来源证明,还规定个人办理经常项下除贸易外的购汇,应使用人民币现钞、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的人民币账户或银行卡资金,外管局并将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机构纳入该管辖范围。 (记者吕壮)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