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专家提出:"十二五"规划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八专家提出:"十二五"规划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
2009年11月27日 08:1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十二五”规划中一个核心问题是以什么为主线。在26日下午召开的“纪念《新世纪周刊》创刊20周年暨首届新世纪论坛”上,高尚全、宋晓梧、张卓元、迟福林、常修泽、曹远征、齐勇峰、张占斌等八位专家提出,这条主线应该是发展方式转型。

  围绕“十二五”规划以什么为主线的问题,学界和相关部门存在三种有代表性的意见,一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二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三是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迟福林等学者认为,我们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时期,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可能更切合这样一个条件已发生了变化的特定背景。第一,它体现了经济和社会的统筹发展。我们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很多问题涉及到社会。第二,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涉及增长和转型,中国如果没有转型,想持续过去那种快速的增长,可能性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第三,减排不仅要靠调结构,更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思路。第四,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概括了发展和改革两大主题。因此,“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思路应该是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

  宋晓梧等学者谈到,十二五规划以发展方式的转型为主线,一个重要背景就是我们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发展这条腿长,社会发展这条腿短的问题。中央有关文件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表述中提到的社会问题,包括就业、收入分配、收入保障、医疗、教育、社会组织管理六大方面,有的还包括住房。我们的经济总量在迅速增加,规模在迅速扩大,居民收入总量也是增加的,就业人数也在扩大。但是社会体制里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结构严重扭曲、关系严重失衡。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使社会不同人群的意见能通过不同途径表达出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的社会组织从总量上看也是大量增加的,全国大约有四五十万个,包括学会、协会、各种团体,但基本上是官办的,关系也是扭曲的,并不能真正代表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利益群体的分化很严重,而我们的社会管理还继续保持着计划经济下主要靠政府来管理各种社会事物的形式,这也是当前许多矛盾尖锐的一个方面。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发挥各种组织的作用。这个又和更进一步的政治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从“十二五”发展的要求来看,要进一步解决社会问题,发展社会组织,把政府不能办的交给各种组织,这个方向是明确的。进一步的发展还需要经济组织、文化组织、政治组织结合才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关于“十二五”时期的改革,高尚全等学者提出,要针对存在的矛盾和体制性障碍来展开。下一步改革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还是要继续解放思想。改革30年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解放思想,这是改革开放的前提。下一步改革我们的体制性障碍还有很多,还有些禁区,怎样突破是一个关键。

  张卓元等学者围绕“十二五”规划的制订提出三个建议。一是要适当放缓经济增速,以8%左右为宜,不要再追求两位数的增长,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目前已经是高速增长,如果不加以控制,明年可能有两位数增长,有人估计明年可能到11%、12%。如果明年或者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有两位数增长,以后有可能经济要下行,越是追求高速的增长,大家预测的V型的走向可能就越是保不住。二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把优化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定增长和改善结构两方面兼顾。三是要深化改革。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有许多途径,但主要要靠深化改革,包括政府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价格改革、企业改革等等。没有这些改革的推进,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 (记者田如柱)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