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高管透露监管口风:明年贷款增速17%——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行高管透露监管口风:明年贷款增速17%
2009年12月09日 10:5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尽管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明年的货币政策继续定调为适度宽松,但对于明年的信贷规模如何,市场争论颇多。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银行某不具名的高管表示,相关监管层已经要求银行将2010年银行贷款增速控制在17%左右。按此计算,明年新增信贷规模总量大约在6万亿—7万亿之间,比今年约10万亿的规模有明显下降。

  由于新增信贷规模下降,银行明年放贷预计将更有针对性,存量贷款的结构调整将是明年的一个主基调。中国银行就表示,将调整贷款组合,对于那些不符合国家工业和环境政策的项目,中行将削减贷款并寻求退出。

  今年天量信贷难再现

  截至10月末,我国银行信贷投放金额已达8.92万亿元,同比多增5.26万亿元。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唐建伟表示,年底监管机构的窗口指导更加严格,要求全国金融机构全年新增信贷不超过10万亿元。

  有关媒体报道称,11月工行、农行、中行、建行4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较10月小幅回落,总计达到1000亿元左右。按照10月份新增量占比54%来计算,11月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也将继续回落至2000亿元。

  从各项统计数据看,尽管年末最后两个月的信贷闸门将进一步收紧,但全年新增贷款仍可达到10万亿元左右,全年增速达到30%。

  今年天量的信贷规模,已经使多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告急,明年估计不会重现。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上月末在一次有关于中国当前金融形势讲座表示,预期明年新增信贷将在6万至7万亿元左右。明年货币供应M 2增长可能在16%至17%左右。

  而中国银行一位要求匿名发表意见的高管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尽管政府承诺明年将维持适度的宽松货币政策,今年的“信贷洪流”不能再重演。他表示:“监管机构已经要求银行控制明年的放贷步伐,而信贷增长率折合成年率可能将维持在17%左右。”但该报道未披露下达上述指令的监管机构名称,也没有透露上述17%的贷款增长目标是否具有约束力。

  17%增速可满足经济复苏需求

  如明年信贷规模控制在6万亿—7万亿间,比今年少了约3万亿,是否能满足明年经济增长的需要?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日前公开表示,这个信贷规模应该可满足明年经济复苏需求。

  唐双宁认为,如果明年保持7万-8万亿的新增信贷再加以政策引导,使居民消费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适当稳步递增,则居民消费和企业出口竞争力将有所提升,这将在巩固“保增长”成果的同时,不至于激化甚至可能促进“调结构”的“基本矛盾”的解决。今年G D P虽可达8%,但基础仍需巩固。因此,明年财政信贷仍需保持必要的投入力度。保持7万-8万亿元的增量,可大体满足资金流动需求。

  与此同时,一些经济学家预测明年一季度或是流动性最为宽松的时期。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程漫江表示,2010年前两个月的实际货币投放情况要比全年信贷目标更有说服力。他认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真正的挑战是如何使过快的贷款增长实现软着陆。

  明年放贷更有针对性

  同时今年放出的信贷是否真正进入实体经济亦是外界争议的热点。花旗银行大中华区沈明高表示,今年全年的信贷总额虽可达10万亿元,但较往年60%的贷款额用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下降了30%。

  沈明高表示,下降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信贷额未用到实体经济上;另一个更具可能的原因是银行把贷款资金发放到各地方政府组建的城投公司,再由这些城投公司投资到项目上,而这一部分资金是不计入贷款额中的。

  对于明年的信贷结构调整,一家大型城商行已拟定初步规划,退出借新还旧贷款是重中之重。究其原因,一位银行对公信贷人士指出,此类贷款的借款人往往存在现金流量不足、资产流动性差的问题,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下半年以来,随着信贷投放趋于理性,加上议价能力的提升,多家商业银行已不再单纯追求规模,而更注重质量和效益。银行业界的一个共识是,存量贷款的结构调整将是明年的一个主基调,其中借新还旧贷款、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都将是调整的重点。

  中国银行在其网站就明确表示,将继续为政府日程表上的首要重大事项提供贷款,例如节能和廉价住宅建设项目,并向小到中型公司提供贷款,至于那些不符合国家工业和环境政策的项目,中行将削减贷款并寻求退出。 (王梅丽)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