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暖冬”已成现实 谨慎应对通胀预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经济“暖冬”已成现实 谨慎应对通胀预期
2009年12月14日 09:13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央行、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财政部上周密集公布了11月份中国经济金融数据。数据显示,从工业增加值到外贸进出口,从投资到消费,从物价到财政收入,11月份的中国经济回升态势强劲,而货币供应量与信贷的高增长,仍然是经济平稳复苏的有力支撑。

  经济“暖冬”已成现实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8%,前11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1%。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9.8%,环比增长5.4%。尽管前11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以及进出口均显示为负,但从各月环比情况看,外贸呈现出逐月回升的势头。财政部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5029.3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236.9亿元,增长32.6%。中国经济的回暖正在提速,“暖冬”已成现实。

  分析人士称,经济发展指标继续保持良好增长,中国经济出现V形反转。但在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要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调整以投资为主、消费为辅的增长态势,把经济增长主动力切换成消费。实际上,之前政府的一系列促消费措施已使我国内需对经济发展贡献度不断加大。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同比增长15.8%,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说:“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良好的资金面仍将为经济平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从目前M1增幅大于M2近4.9%的情况看,当前市场需求旺盛,居民投资意愿较强,企业经营活动进一步活跃。”

  谨慎应对通胀预期

  由于CPI由负转正,市场对于通胀预期的争论愈演愈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的态度十分明确:“CPI‘转正’主要是由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带动的,目前不存在通胀。”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认为,现在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即通货紧缩之忧已经消除,通货膨胀尚未显现,但须更加谨慎对待通胀预期。

  农业银行高级分析师李刚却认为,虽然对目前部分商品价格的温和上涨不必太担心,但必须看到,我国价格总水平的变动速率在不同时期并不一样。之前一年CPI在低位徘徊,一旦进入正增长区间,特别是在工业增速加快和信贷环境宽松的大环境下,在明年仍致力于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下,CPI、PPI可能出现加速上扬态势。这需要宏观调控者给予高度重视,做前瞻性判断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通胀预期升温,避免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

  而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表示,毕竟明年总体流动性依然充裕,物价上涨具有良好的货币环境,这也是央行实行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货币政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的原因。另外,输入性因素也加大了通胀形势变化的压力。投机性资本持续流入,可能会抵消国内控制通胀采取的货币政策的作用。建议坚持动态微调,前瞻性操作。

  调控信贷增速和投向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以及中国经济的逐步复苏,明年的政策思路总体上看,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巩固应对危机的成果。同时会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重点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

  连平认为,政府应高度关注资产价格的过度上扬,综合调控。股市和楼市的过度活跃和投机过热,往往是通胀的前奏。货币信贷政策管理通胀预期,必须注意调节货币流向、信贷结构,防止大批资金流入股市并助推资本市场泡沫化。银监会作为信贷风险监管部门,审慎监管的力度可能更为严格。

  实际上,监管部门对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已经提出严格要求,一是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要求;二是强调动态拨备,并调高了拨备覆盖率;三是加强了风险集中度控制,且严格要求执行存贷比不得低于75%。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今年我国的宏观调控以全力保增长为主,比较简单,但是明年我国的调控局面将更为复杂,必须时刻关注经济形势新变化,既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恢复,又要从长计议,调整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还需要对通胀预期加以管理。(记者  李倩)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