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明年年中是加息敏感期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巴曙松:明年年中是加息敏感期
2009年12月26日 07:5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我国可能呈现经济增长平稳,物价也不太高的局面。短期内人民币升值空间有限,明年年中将是调整利率的一个敏感时刻,但届时物价的上涨压力可能是短期的。

  短期升值空间有限

  中国证券报:您如何看待明年的“热钱”流入现象?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多大?

  巴曙松:“热钱”的说法不是很规范。今年上半年为什么对信贷投放能有较大的容忍度,一个原因是当时我国扣除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之后的不明来源资金是净流出的,这种情况下国内信贷投放快一点。但下半年这个情况就变成净流入。

  11月份M1和M2同步上涨,原因除了一部分企业利用今年宽松货币环境多借贷款,还有可能是一些不明来源的国际资金,在资本市场的调整方向尚未明确前,先留在了金融系统内部。但基本肯定的是,今年我国资本市场的重估行情是基于国内经济和流动性改善而推动的。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的改善是流动性支持的。明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叠加上国际流动性的支持,这至少会支持宽货币的格局。对监管当局来说,信贷可以管,货币环境宽松很难管,这需要重启对冲流动性。

  市场已基本接受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我国将以结构调整为主来化解升值压力。结构调整首先包括要素价格调整,以前我国低估的要素价格放大了升值压力,所以要主动调整要素价格。其次包括外汇管理的调整,更加放松一部分资金的对外投资来平衡国际收支。原来我国的外汇管理是重流入、轻流出,这导致人为地放大了外汇供给,缩小了外汇需求。

  美元指数存在不确定性。从走势来看,目前美元指数已处于历史底部,2009年末出现了一个阶段性反弹,原因是大量美元套息交易平仓兑现收益所致。美元的走强缓解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它的套息交易平仓对亚洲资产价格会产生很大影响。

  加息需考虑正利率水平

  中国证券报:明年我国通胀压力是否明显?您预计央行何时会加息或调整准备金率?

  巴曙松:明年全年CPI很难超过3%,个别月份如5月、6月有可能超过3%,但也应该较快回落,全年物价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格局。全年我国物价没有很强的上涨压力。

  未来货币政策的微调最有可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其次是存款准备金率,价格型工具将稍微靠后一些。利率调整有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是CPI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差额。我国历史上的利率调整既要考虑宏观经济周期,还要考虑居民存款利率的正利率水平。

  如果明年利率调整,最有可能出现在二季度末。基于同比因素原因,明年物价的翘尾因素在二季度末达到峰值。届时翘尾因素可能会达到2%,推动物价达到一个高点,但届时物价上涨应该是短期的。国家提出要管理通胀预期,这是一个新命题,本质上就是应对潜在的通胀压力。

  总体来看,明年是中国经济一个很难得的好年份。经济增长平稳,物价也不太高,是推进结构调整的较好时候。从国际上来看,后危机时代西方国家经济复苏不是很强,中国有一个很好的时间窗口,来加快资本形成和进行资源布局以及加快推进城市化。这对于资源价格不会形成一个很大的冲击,反而起到了稳定资源市场的作用。

  通胀预期缘于资产价格

  中国证券报:您认为楼市等资产价格是否有出现泡沫的可能?要如何应对?

  巴曙松:实际上我国提出管理通胀预期主要来自资产价格。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几个重要特点或矛盾。

  第一是房地产的金融产品特性明显。与很多国家相比,中国的房地产价格销售和M1、M2的相关度极高,所以单纯就房地产谈房地产,很难把握它的整体走向。我国可能对房地产进行局部调整,但在流动性充足的背景下,楼市还是一样具有上涨动力。中国楼市和很多成熟市场相比差异很大,强金融属性与香港很像。但香港是一个局部市场,不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市场。

  第二是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交织。总量不足的一个表现是,城市家庭数量和房屋套数比是1比0.8,这就有缺口,而且现在新建家庭数量还在不断增多。结构失衡在于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供应不足。目前商品房开发增加很快,很多廉租房开发任务没有完成。

  第三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同步推进,很多发达国家城市的楼盘定价被国内参照,今年上海新开楼盘价格超过10万的就有好多个。

  调控房地产的关键还是寄望于增大供给,完善保障性住房,再有就是土地制度方面。改变土地财政更大意义上要依靠土地改革,比如开发商直接向农民征地。让农民分享城市化带来的收益,这是一个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命题。 (韩晓东)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