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促经济复苏 国际银行争抢新兴市场地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内需促经济复苏 国际银行争抢新兴市场地盘
2010年02月09日 14:17 来源: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汇丰搬回香港,金融风暴期间持有中资银行股的金融巨头以抛售获利丰厚的股票作为“救命稻草”,德意志银行增持华夏成第一大股东……国际银行在危机后的第二年,迅速调头进军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来自汇丰、渣打两大机构的最新月评亦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经济格局由西转东成大势

  在金融危机后的第二年,新兴市场热引起了机构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渣打银行在月度《全球聚焦》报告中指出,东方正日渐取代西方世界成为全球实力格局的中心。汇丰在其最新一期的环球视野中预计,今年国内基建投资比例将下降三成。

  通过监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经济活动,“汇丰新兴市场指数”充分证明了上述变化。金融危机于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新兴市场指数虽然也曾全面受挫,但至2009年第二季就重现生机,遥遥领先于发达国家的复苏步伐。正当美国、西欧和日本市场举步维艰之际,新兴市场许多国家和地区却能安然无恙。

  汇丰集团首席经济师简世勋指出,中国家庭预防性的储蓄额较高。未来数年,当医疗和教育领域的公共开支得到增加时,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将可能降低,从而使中国从旧有的以出口、基建为主导的增长模式,适度地转向更依赖消费性开支的发展模式。同时,消费信贷扩张也将会发挥其作用。新基建项目放缓,这方面的信贷会因此削减。

  “我们相信未来数年,消费信贷会成为贷款增长的另一股动力。而消费信贷的需求应不成问题。而在个人征信体系和个人破产制度建设上的进展也将有助消除中国消费信贷发展的障碍。 ”简世勋表示。

  内需促进内地经济复苏

  汇丰在其最新一期的环球视野中指出,以往,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原材料需求暴跌,导致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但此次危机,商品价格却能保持显著抗跌能力──这部分反映了中国市场的旺盛需求。

  并且,由于中国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道路、铁路、桥梁、机场、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这些项目陆续兴建,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就会持续上升。

  2009年,中国的财政刺激措施以各种基建项目为主要目标,拉动原材料需求的效应更为显著:商品价格急升,使其他商品制造国的出口收益大增。

  类似的国家还包括巴西、智利和中东石油生产国等新兴市场,以及发达市场的主要商品制造国,尤其是加拿大、挪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

  所以,近月来投资者对这些市场趋之若鹜就不足为奇了——部分国家因此加息,许多地区货币升值;部分市场更采取资本管制以遏止投机泡沫。而还有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却未见受益:即使信贷紧缩情况缓解,复苏迹象初现,商品价格上涨依然会削弱购买力,阻碍了进一步复苏的步伐。

  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籁思博士指出:“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向上的,但在上升的道路上会面临波动性日益增大这一问题。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中国也会受到商业周期的影响。 ”

  经济转型阵痛不可避免

  汇丰经济学家指出,在巨大的财政刺激政策下,中国经济增长强劲反弹。这一复苏由基建投资带动,并可延续至2010年,主要原因是铁路和公路等长期项目的持续效应。我们预期,今年中国GDP增速会从2009年的8.7%上升至9.5%。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会继续获得投资,加上楼市热销,两者都预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会保持在20%以上。与此同时,刺激措施的第二轮效应将继续渗透,继续支持工业增长。

  此外,中国通胀压力有可能加剧,进一步反映货币供应增长过快,以及需求复苏。不过,今年通胀的加速仍将可控,原因是全球需求复苏依然缓慢,而中国制造业仍会出现产能过剩。我们认为,货币政策今年不会过度收紧,但相信会有措施逐步出台,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下半年还会调整利率。即使通胀比预期加快,而防范经济过热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放慢新基建项目的步伐。

  中国对抗全球金融危机,表现极为卓越。最近数月的政策信号已非常明显。相关部门表示,2010年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2009年的GDP增速超预期,并且仍在加速,因此,如何确保经济复苏可以带动更为均衡的增长,成为决策层关注的焦点。加大对教育、医疗和其它社会福利领域的投入,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2009年,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中,超过70%被投放在基建项目。汇丰预计,2010年该比例将降至40%左右,余额则将会转而投向教育、医疗和其它刺激消费的领域。 (崔烨)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