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40%-45%减排目标受赞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40%-45%减排目标受赞誉
2009年12月12日 09:2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被称为“改变地球命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110个国家的领导人和190多个国家超过1.5万名的各界代表,在此后12天的时间里就各国在温室气体排放与控制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谈判和磋商。

  在这一全球瞩目的气候变化大会临近之际,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远远高于美国宣布的减排17%、欧盟提出的最高减排30%的目标。

  40%-45%减排目标受赞誉——

  “中国承诺非常鼓舞士气”

  早在几年前,欧盟根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作的研究报告提出:如果要实现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浓度、控制温度上升不超过2℃的目标,那么到2020年,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应该比1990年降低25%-40%,发展中国家应该比“基准排放情景”降低15%-30%。

  按照IPCC的规划,中国最多只需到2020年减排30%,然而中国政府却向世界承诺碳减排40%-45%。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再次将世界各国聚集一堂,重新坐在谈判桌前共同商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良策。有舆论提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是“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但也有人悲观地表示,在讨价还价中,哥本哈根会议也许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但不论结局如何,也不论别人怎么做,中国提出的减排目标都是本次大会的一个亮点。正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发言人约翰·海伊所表示:“无论会议的结果如何,中国坚定的排放承诺将有助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一项协议,是非常鼓舞士气的。”

  国际舆论也对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宣布40%-45%碳减排目标纷纷表示赞赏。法国《费加罗报》称赞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在减排目标承诺方面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和释放出的善意。美国《洛杉矶时报》指出,中美双方的联合行动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达成意义深远的减排协议带来了一丝乐观的希望。国际环境NGO绿色和平也表示:“欢迎中国政府的这一声明”。

  当然,总有一些戴着有色眼镜的西方媒体喜欢贬低中国的努力,渲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所承诺的只是降低碳排放增长率,而非降低整体排放量。然而,这无损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项目负责人吉姆·卡斯滕森表示,中国宣布的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无论如何是个极受欢迎的消息。考虑到中国经济的规模,其经济成长与减排并重,对能否实现全球变暖低于2℃至关重要。

  减排目标缘何定在40%-45%——

  “紧紧裤腰带可以做到”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把减排目标订在降低40%-45%,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的。

  其一,减排40%-45%,意味着要尽量减低单位GDP的能耗,这要靠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来实现,而这正是我们目前在做的。其二,2020年要达到这一减排目标,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要达到15%左右。目前全国上下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非常高,虽然现在所占的比重还不到3%,但上升发展空间无比巨大。其三,中国正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消减碳排放,到2020年,森林面积将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

  何建坤说,我国进入本世纪以来,在2000年到2005年的“十五”期间,单位GDP能源强度是上升的,大约上升了23%。但进入“十一五”之后,我们一方面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另一方面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制定了2006年到2010年整个“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2008年,GDP能源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10.1%,从上升的趋势扭转为下降的趋势。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还会沿着“十一五”的工作基础和已经在走的轨道继续加大力度,争取到2020年减少碳排放40%-45%完全是有可能的。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中国人民大学“能源与气候经济学项目”负责人邹骥根据经济学模型和不同的情景构想研究,通过分析中国实现碳减排40%-45%目标所需要的增量成本,认为也是可行的。

  他说,如果将中国的碳减排目标设定为30%,那么只要把现在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现有的技术坚持下去,不多做也不少做就可以实现。但如果设定为50%,则额外增量成本每年约需800亿美元,占中国GDP的1%上下。

  “从经济和技术可行性分析,以占GDP1%左右的代价来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紧紧裤腰带还是做得到的,是踮起脚够得着的。”邹骥说,虽然这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这一目标还是能够实现的。

  40%-45%减排目标如何实现——

  生产生活方式向低碳转型

  “中国提出的碳减排目标将引发中国经济、产业、科技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邹骥认为,减排40%-45%有两个约束指标:一是指单位GDP的碳排放;另一个是以2005年的单位GDP碳排放作为衡量减排的参照指标。未来10年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中国碳排放总量肯定会比现在要大,但一定会比不采取任何措施要减少40%-45%。

  何建坤分析,中国在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方面是有经验可循的。2006年至2008年,我国淘汰落后的炼铁产能6059万吨、炼钢产能4347万吨、水泥产能1.4亿吨、焦炭产能6445万吨。到2009年上半年,已关停小火电机组5407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了“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任务。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年综合能耗万吨标准煤及以上企业累计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4.51%。主要耗能行业中除建材行业能耗同比增长2.83%外,煤炭、轻工、电力行业同比下降1.97%至14.22%。照这个趋势,我国“十一五”预计下降20%的总体目标有望如期实现。

  他说,中国的基础设施尚在发展之中,不像欧美国家基本已经定型,因此可在早中期阶段就规划建设绿色的固定资产。长远来看,中国摆脱依赖煤炭供应的能源结构,向低碳和绿色转型也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有数据显示:2006年到2008年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了60%,平均每年增长16.7%,这在世界上也是没有的。我国利用的风电能源2007年比2006年翻了一番,2008年比2007年又翻了一番,2009年比2008年还会再翻一番。我们计划到2012年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现在看来有可能超过1亿千瓦。由此可见,我们国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的排放,投入是相当大的,效果也是很显著的。

  在今年11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要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具体包括,加强对节能、提高能效、洁净煤、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措施,健全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和气候友好技术,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这些都为实现40%-45%的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邹骥认为,中国提出远远高于其他国家40%-45%碳减排目标,并不是出于外部的压力,而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加速淘汰国内低技术能级、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的低端制造产能。因而,减排40%-45%目标对于中国国家和企业来说,是实现中国经济、科技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向低碳转型的一场深刻革命。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