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生态水系将试通水 人均水面将达6.8平方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郑州生态水系将试通水 人均水面将达6.8平方米
2009年12月14日 11:20 来源:郑州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郑州生态水系将于近日试通水。以“水通、水清、水美”为建设目标的生态水系建成后,郑州市水面面积将由现在的11.4平方公里增加到33.5平方公里,人均水面面积将由现在的3.9平方米增加到6.8平方米。到2020年,郑州将建设成河湖水景辉映,森林水域交融,碧水蓝天与绿色城市融合,人水和谐共生的“水域靓城”。

  现状

  我市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全国人均的1/10

  郑州市地跨黄淮两大流域,全市有大小河流124条,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29条;中小型水库153座,其中中型水库14座、小型水库139座;万亩以上灌区22处,其中大型灌区1处。全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635.6毫米,水资源总量为13.32亿立方米,全市多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198.83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10,是全省人均水平的1/2,是一个水源性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地区。

  近年来,我市农田水利加大投资,截至目前,全市共实现有效灌溉面积282.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62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249.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42平方公里,建设集雨水窖5万个,2009年底前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20万余人。

  规划

  打造“水通、水清、水美”的水域靓城

  2006年11月,经专家组评审,最终选定由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承担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编制工作,由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和郑州市水利局组成“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项目组”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并于2007年6月16日通过了专家组评审、10月24日通过了郑州市政府常务会议的审议、12月14日通过了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

  本次规划按照“水通水清、健康安全、生态环保、人水和谐”的理念,以郑州周边6纵6横12条河渠、7中5小12座水库、3个湖泊、两块湿地为规划主线,建设完善的城市供水系统,确保供水安全;沟通规划区内河湖水系,加强水循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进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融城市水系、绿化建设为一体,最终实现“水通、水清、 水美”的目标。

  生态水系建成后,全市水面面积将由现在的11.4平方公里增加到33.5平方公里,人均水面面积将由现在的3.9平方米增加到6.8平方米。到2020年,把郑州建设成河湖水景辉映,森林水域交融,碧水蓝天与绿色城市融合,人水和谐共生的“水域靓城”。

  建设

  完成投资19亿元,治理河道14条

  生态水系建设截至目前,市区河道治理基本完成,已完成投资19亿元,治理河道14条,总长283.02公里,形成河道水面9平方公里。2006年,生态水系建设正式启动,主要完成了贾鲁河一期治理工程。2007年投资3.765亿元,完成了4项工程:须水河、索须河河道一期治理工程,潮河河道治理工程,东风渠引黄供水补源灌溉工程,郑开大道防洪应急工程。2008年至今,投资10.87亿元,实施了七里河、魏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索须河、生态水系输水、贾鲁河6项跨年度工程。目前,这些项目建设都按照规划在有序进行。另外,“西水东引”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完成,河道确权定界工作基本结束。

  美景

  庞大的生态水系贯穿郑州东西南北

  郑州市生态水系的建设实施,从水系角度为建设生态郑州提供支撑和支持。统筹考虑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水的需求,构建了符合地域特色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水域靓城,有着经济、社会和巨大的生态效益。

  郑州生态水系输水工程的主要水源来自黄河、再生水和水库水等,其中,黄河水源主要通过邙山引黄供水工程线路、花园口引黄供水工程线路和东大坝与中法水源地联合供水工程线路等引黄工程线路,向郑州河、水库及湖供水。黄河水和再生水进入生态水系后,将水注入河流、湖泊,有机地将这些河、湖、水库的水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生态水系,贯穿郑州东西南北,滋润整个郑州。

  这些水经过有效泄水工程,将成为灌溉农时制约再利用和郑开大道景观河用水。生态水系有效疏通水系网络,水库除险加固、三湖建设,初步形成“六纵六横河渠,七中五小水库,三湖泊两湿地”的河网水系格局,构建城市生态水系框架。(董洪刚 汪永森 张芬芬)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